词典 纳粟 纳粟的意思

纳粟

简体纳粟
繁体納粟
拼音nà sù
注音ㄋㄚˋ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à,(1) 收入,放进。【组词】:出纳。藏污纳垢。(2) 接受。【组词】:采纳。笑纳。纳谏。(3) 享受。【组词】:纳福。纳凉。(4) 缴付。【组词】:纳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组词】:纳鞋底。(6) 姓。

sù,(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组词】:粟子。沧海一粟。(2) 古代泛称谷类。【例句】:重(zhòng )农贵粟。(3) 姓。

基本含义

接纳谦虚之人,拒绝骄傲之辈

纳粟的意思

纳粟 [nà sù]

1.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3. 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纳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之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
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内,“纳”的古字。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卖爵》:“买官曰纳粟。”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这是条青云路,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

⒉ 明 清 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兵兴之际,粮餉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


国语词典

纳粟 [nà sù]

⒈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

《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朱子传》:「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纳粟(na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纳粟是什么意思 纳粟读音 怎么读 纳粟,拼音是nà sù,纳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纳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