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斗斛 斗斛的意思
dǒu

斗斛

简体斗斛
繁体鬥斛
拼音dǒu hú
注音ㄉㄡˋ ㄏ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òu dǒu,(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例句】: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例句】: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组词】:斗胆。(4) 形容事物之小。【组词】:斗室。(5) 像斗的东西。【组词】: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组词】: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组词】:斗箕。斗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1) 对打。【组词】:斗殴。战斗。(2) 比赛胜负,争胜。【组词】: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组词】:斗牛。斗蟋蟀。(4) 拼合,对准,凑近。【组词】:斗眼。(5) 古同“逗”,逗引。

hú, ◎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基本含义

斗斛是指两个人争斗时不分胜负,双方势均力敌。

斗斛的意思

斗斛 [dǒu hú]

1. 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十斗曰斛。

2. 形容少量、微薄。

4. 借指少量粮食。

斗斛 引证解释

⒈ 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十斗曰斛。

《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调权衡,平斗斛。”

⒉ 形容少量、微薄。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⒊ 借指少量粮食。

《宋书·吴喜传》:“朝廷乃至鬻官卖爵,以救灾困,斗斛收歛,犹有不充。”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灾伤之处,州县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厢军。但据所有斗斛,救济农民,俟向后稍丰,使各復旧业。”


斗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画释义:⒈指度量衡器上的刻度。《史记·李斯列传》:“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 秦 之名。”⒉犹刻画。 汉 陆贾 《新语·资质》:“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剋画而文章成。”
    • 2.
      出贷释义:出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其于民也,上之请爵禄行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小斗斛区釜以收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於是 田常 復脩 釐子 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新华月报》1952年第3期:“各地区应大量生产水车并及时出贷。”
    • 3.
      夷民释义:⒈谓使度量标准统一,民众交易公平。《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 疏:“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樊光、服虔 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⒉对外国人的泛称。清 姚鼐《侍讲张君墓志铭》:“澳门 者,香山 南境,斗入海,西洋夷民居之……上吏以君贤,俾摄其职,君尤能得夷民情而柔调之。”
    • 4.
      家量释义:指大夫私家的斗斛。《左传·昭公三年》:“﹝ 陈氏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 5.
      斗斛释义:⒈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十斗曰斛。《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调权衡,平斗斛。”⒉形容少量、微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⒊借指少量粮食。《宋书·吴喜传》:“朝廷乃至鬻官卖爵,以救灾困,斗斛收歛,犹有不充。”《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灾伤之处,州县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厢军。但据所有斗斛,救济农民,俟向后稍丰,使各復旧业。”
    • 6.
      斗斛之禄释义:斗斛之禄形容微薄的俸禄。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7.
      概量释义:⒈概和斗斛等量器。《新唐书·叛臣传上·梁崇义》:“﹝ 梁崇义 ﹞以概量业於市,力能舒鉤。”《宋史·理宗纪二》:“诸路和糴给时直,平概量,毋科抑,申严收租苛取之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富人﹞徵集僕隶,陈设概量……今拟以歷年积粟,尽贷乡邻。”⒉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汉 荀悦《申鉴·时事》:“谁毁谁誉,誉其有试者,万事之概量也。”黄省曾 注:“言考试品贤能之虚实,犹概量较米粟之多寡也。”⒊用量器来确定谷物的多少。《宣和遗事》后集:“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概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
    • 8.
      秋苗释义:⒈秋日的禾苗。宋 范祖禹《论农事疏》:“秋苗虽茂,惟忧涝损。”宋 范成大《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⒉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宋史·洪遵传》:“平江、湖、秀 三州水,无以输秋苗,有司抑令输麦。”《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元年》:“茶引尽归于都茶场,盐钞尽归于榷货务,秋苗斗斛十八九归於纲运,皆不在州县。”
    • 9.
      符玺释义:印信。《庄子·胠箧》:“为之符璽以信之,则并与符璽而窃之。”唐 韩愈《原道》:“相欺也,为之符璽斗斛权衡以信之。”秦 汉 以后,特指帝王的符和印。《史记·秦始皇本纪》:“奉其符璽,以归帝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朕退处别宫,不与国事,用何符璽以为信?”
    • 10.
      衡石释义:⒈泛指称重量的器物。 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尹知章 注:“凡此十二事,皆执政者所以为法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 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⒉比喻伟力,大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若夫日用闃寂,虽无取於錙銖;岁功宏达,谅有寄於衡石。”⒊比喻准则。南朝 宋
    • 11.
      铨衡释义:⒈衡量轻重的器具。《淮南子·齐俗训》:“夫挈轻重不失銖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銓衡。”刘文典 集解:“《羣书治要》引,銓作权。”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銓衡不平则轻重错谬,斗斛不正则少多混乱。”唐 白居易《革吏部之弊策》:“妍蚩者不能欺於藻镜,錙銖者不敢诈於銓衡。”⒉品鉴衡量。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虽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銓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焉。”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 魏文帝 ﹞惟‘西北有浮云’十餘首,殊美赡可翫,始
    • 12.
      阿枉释义:⒈偏私不公正。《后汉书·第五伦传》:“伦 平銓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周书·苏绰传》:“唯当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⒉枉曲,不分曲直是非。唐 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尹正非人,则贤不肖阿枉;奏覆隔塞,则上下不通。”
斗斛是什么意思 斗斛读音 怎么读 斗斛,拼音是dǒu hú,斗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斗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