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蜡 大蜡的意思

大蜡

简体大蜡
繁体
拼音dà là
注音ㄉㄚˋ ㄌ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là zhà,(1)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组词】: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1) 古时的祭礼,于年终大祭万物,周朝称为“蜡”。(1) 蝇蛆。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物光亮明丽,如蜡烛一样明亮。

大蜡的意思

大蜡 [dà là]

1. 亦作“大■”。

3. 祭名。古代年终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

大蜡 引证解释

⒈ 祭名。古代年终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

《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郑玄 注:“大蜡,岁十二月索鬼神而祭之。”
唐 杨谏 《大蜡赋》:“大蜡之祭兮,所以饗田神、赏农务。”


国语词典

大蜡 [dà là]

⒈ 古代一种祭祀。年终时合祭农田诸神,祈祷来年不降灾害。也作「大䄍」。

《礼记·明堂位》:「大蜡,天子之祭也。」


大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蜡释义:祭名。古代年终合祭农田诸神,以祈来年不降灾害。《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郑玄 注:“大蜡,岁十二月索鬼神而祭之。”唐 杨谏《大蜡赋》:“大蜡之祭兮,所以饗田神、赏农务。”
    • 2.
      春社释义:古时于春耕前(周 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以祈丰收,谓之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甞、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郑玄 注:“春田祭社。”唐 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张素《得利寺》诗:“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
    • 3.
      汉腊释义:汉 代祭祀名。 各代名称不一,夏 曰嘉平,殷 曰清祀,周 曰大蜡,汉 改曰腊,故有此称。
    • 4.
      猛烛释义:大蜡烛。
    • 5.
      祭蜡释义: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 神农、后稷 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祭礼。《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玄 注引《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 始为蜡。岁十二月而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 6.
      蜡索释义:犹蜡祭。 语出《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 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郑玄 注:“闭藏之月,万物各已归根復命,圣人欲报其神之有功者,故求索而享祭之也。”明 许承钦《兵至》诗:“蜡索催残令,蚩尤 卷夕矄。”明 张煌言《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或者歆之以厚利而不嚮,惕之以明威而不附,此必上任诈力之臣也。非然,其蜡索之利未阜歟。非然,其刑罚之禁未宽歟。”

大蜡(dal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蜡是什么意思 大蜡读音 怎么读 大蜡,拼音是dà là,大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