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zǔ,(1) 父亲的上一辈。【组词】:祖父。祖考。祖母。祖妣。(2)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组词】:外祖父。外祖母。(3) 先代。【组词】: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4) 初,开始。【组词】:鼻祖。(5)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组词】:祖师。(6)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例句】:“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7) 姓。
1. 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3. 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禅师。
⒈ 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北史·李孝伯传》:“案 赵郡 李氏,出自 赵 将 武安君 牧 ……其后, 慎、敦 居 柏仁,子孙甚微。
引义 南徙故垒,世谓之 南 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庐氏 出自 姜 姓…… 諶 字 子谅,晋 侍中、中书监。五子:勗、凝、融、偃、徵。勗 居巷南,号‘南祖’。 偃 居北,号‘北祖’。”
⒉ 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 慧能禅师。参见“南北宗”。
引唐 齐己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诗:“南祖 衣盂曾礼謁, 东林 泉月旧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