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血红 血红的意思
xuèhóng

血红

简体血红
繁体血紅
拼音xuè hóng
注音ㄒㄩㄝˋ ㄏ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è xiě,(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组词】: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组词】:血统。血缘。(3) 喻刚强热烈。【组词】:血性。血气方刚。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hóng gōng,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基本含义

形容颜色非常红,如鲜血一般。

血红的意思

血红 [xuè hóng]

1. 鲜红。

[blood red;]


国语词典

血红 [xuè hóng]

⒈ 像血一般鲜红的颜色。

如:「她穿著一身血红的洋装,十分刺眼。」


血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卟吩释义:有机化合物,是叶绿素、血红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英porphin]
    • 2.
      卟啉释义:卟吩的衍生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等。 [英porphyrin]
    • 3.
      噀血释义:⒈含血而喷。⒉伸出血红的舌头。⒊形容紫红色。
    • 4.
      安全衣释义: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而特制的衣服。费礼文《黄浦江的浪潮》二:“这个年轻人,正穿着白帆布安全衣,拿着蓝色看火镜,弯着身子,象运动场上足球守门员似的望着血红的炉子。”
    • 5.
      常规释义:⒈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打破常规。 ⒉属性词。一般的;通常的:常规武器。⒊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如“血常规”是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等的检验。
    • 6.
      朏壮释义:茁壮。 强壮;健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又出了重价,买了几个乡下姑娘,都是身体朏壮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我接过一看,小孩子生得血红的脸儿,十分朏壮。”
    • 7.
      流注释义:⒈流入;贯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漾水 出 崑崙 西北隅,而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唐 吕岩《忆江南》词:“丹田流注气交通,耆老反婴童。”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艾青《双尖山》诗:“鸟儿唱着,唱着,唱着,歌声里流注着热情。”⒉中医外科病名。为多发性深部脓疡。以其流窜无定,随处可生,故名。由于邪毒稽留在肌肉筋骨里面,以致血气不能正常流行而发生。初起漫肿疼痛、无头,皮色不变,日久皮肤透红一点,成脓熟则溃,易敛,但往往一处未愈,他处又
    • 8.
      溶血释义: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内逸出的现象。在人体外,如果红细胞处于渗透压过低的溶液中,则水分进入红细胞,引起膨胀以致破裂,造成溶血。人体内溶血,主要因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或因血浆中存在自身抗体、化学药品、蛇毒等因素的作用,使红细胞过度破坏。
    • 9.
      煤气释义:⒈干馏煤炭等所得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氢、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氮、二氧化碳等。无色无味无臭,有毒。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⒉煤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被人和动物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全身缺氧。⒊指液化石油气。
    • 10.
      猩红释义: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血红:猩红的玫瑰花。木棉盛开,满树猩红。
    • 11.
      红细胞释义:血细胞的一种,比白细胞小,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产生在红骨髓中。 作用是输送氧气到各组织并把二氧化碳带到肺泡内。旧称红血球。
    • 12.
      老眼释义:⒈老年人的眼睛。宋 张元干《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茅盾《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⒉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唐 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 13.
      肝石释义:肝石有各种颜色,常见猪肝色,行业中称为肝石,绿色称绿肝石,黄色称黄肝石,虎皮色称虎皮肝石,虎皮肝石,属于河洛石的一种,石身多为血红色,夹杂有网状白色花纹。
    • 14.
      蔫蔫释义:⒈犹闷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牛子 羞得面颊血红,蔫蔫地走开了。”⒉犹恹恹。困乏的样子。《收穫》1981年第4期:“肉体上的疲累,腹中的饥饿,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
    • 15.
      血检释义:⒈化验血样,检测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和其他成分。⒉特指检验血液中是否含有违禁药物。
    • 16.
      血浸释义:⒈鲜血浸渍。⒉指血红色的斑点。
    • 17.
      血红释义:状态词。像鲜血那样的红色;鲜红:血红的夕阳。
    • 18.
      血红蛋白释义:也叫血色素。血液中一种含铁和蛋白质的红色化合物。血液可以借它从肺泡中吸取氧气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又从体内各个组织把二氧化碳带回肺脏,排出体外。中国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浓度在每100毫升血液02±29克,成年女子为47±15克。
    • 19.
      血色恐怖释义:血:血红。
    • 20.
      血色素释义:血红蛋白。

血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卟吩释义:有机化合物,是叶绿素、血红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英porphin]
    • 2.
      卟啉释义:卟吩的衍生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等。 [英porphyrin]
    • 3.
      噀血释义:⒈含血而喷。⒉伸出血红的舌头。⒊形容紫红色。
    • 4.
      安全衣释义: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而特制的衣服。费礼文《黄浦江的浪潮》二:“这个年轻人,正穿着白帆布安全衣,拿着蓝色看火镜,弯着身子,象运动场上足球守门员似的望着血红的炉子。”
    • 5.
      常规释义:⒈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打破常规。 ⒉属性词。一般的;通常的:常规武器。⒊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如“血常规”是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等的检验。
    • 6.
      朏壮释义:茁壮。 强壮;健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又出了重价,买了几个乡下姑娘,都是身体朏壮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我接过一看,小孩子生得血红的脸儿,十分朏壮。”
    • 7.
      流注释义:⒈流入;贯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漾水 出 崑崙 西北隅,而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唐 吕岩《忆江南》词:“丹田流注气交通,耆老反婴童。”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艾青《双尖山》诗:“鸟儿唱着,唱着,唱着,歌声里流注着热情。”⒉中医外科病名。为多发性深部脓疡。以其流窜无定,随处可生,故名。由于邪毒稽留在肌肉筋骨里面,以致血气不能正常流行而发生。初起漫肿疼痛、无头,皮色不变,日久皮肤透红一点,成脓熟则溃,易敛,但往往一处未愈,他处又
    • 8.
      溶血释义: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内逸出的现象。在人体外,如果红细胞处于渗透压过低的溶液中,则水分进入红细胞,引起膨胀以致破裂,造成溶血。人体内溶血,主要因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或因血浆中存在自身抗体、化学药品、蛇毒等因素的作用,使红细胞过度破坏。
    • 9.
      煤气释义:⒈干馏煤炭等所得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氢、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氮、二氧化碳等。无色无味无臭,有毒。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⒉煤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有毒,被人和动物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全身缺氧。⒊指液化石油气。
    • 10.
      猩红释义: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血红:猩红的玫瑰花。木棉盛开,满树猩红。
    • 11.
      红细胞释义:血细胞的一种,比白细胞小,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含血红蛋白,产生在红骨髓中。 作用是输送氧气到各组织并把二氧化碳带到肺泡内。旧称红血球。
    • 12.
      老眼释义:⒈老年人的眼睛。宋 张元干《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茅盾《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⒉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唐 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 13.
      肝石释义:肝石有各种颜色,常见猪肝色,行业中称为肝石,绿色称绿肝石,黄色称黄肝石,虎皮色称虎皮肝石,虎皮肝石,属于河洛石的一种,石身多为血红色,夹杂有网状白色花纹。
    • 14.
      蔫蔫释义:⒈犹闷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牛子 羞得面颊血红,蔫蔫地走开了。”⒉犹恹恹。困乏的样子。《收穫》1981年第4期:“肉体上的疲累,腹中的饥饿,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
    • 15.
      血检释义:⒈化验血样,检测其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和其他成分。⒉特指检验血液中是否含有违禁药物。
    • 16.
      血浸释义:⒈鲜血浸渍。⒉指血红色的斑点。
    • 17.
      血红释义:状态词。像鲜血那样的红色;鲜红:血红的夕阳。
    • 18.
      血红蛋白释义:也叫血色素。血液中一种含铁和蛋白质的红色化合物。血液可以借它从肺泡中吸取氧气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又从体内各个组织把二氧化碳带回肺脏,排出体外。中国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浓度在每100毫升血液02±29克,成年女子为47±15克。
    • 19.
      血色恐怖释义:血:血红。
    • 20.
      血色素释义:血红蛋白。

血红造句

1.瞪着试卷上血红的鸭蛋,光想到爸爸、妈妈痛心的表情,她就已经如芒刺在背了。

2.望着窗外金秋夕阳下那片枫林,血红血红叶子,形状象个五指伸开的小手,为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拍红了手。

3.那叶片上的露水珠儿,被朝阳映得五光十色,如晶莹的水晶,似血红的玛瑙,像金灿灿的珠子。

4.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5.血红的晚霞,犹如一碗血洒红了半边天。

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7.我都可以预见书皮的画面是怎样的了——一群戴着兜帽的青少年,配以字字加粗、颜色血红的副标题。

8.那只狼龇了龇锋利的尖牙,吐出那长长的血红色的舌头,大模大样地蹲在厚厚的雪地上。

9.夕阳似乎陡然从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10.夕阳似乎陡然在地平线上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对面山口上,只残留着一道血红

11.狗像疯了一样,呲牙咧嘴,口涎乱飞,满身的毛跟跟竖起,瞪着血红的眼睛,见人就穷追猛咬。

12.那条狗像疯了一样,呲牙咧嘴,口涎乱飞,满身的毛跟跟竖起,瞪着血红的眼睛,见人就穷追猛咬。

血红(xue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血红是什么意思 血红读音 怎么读 血红,拼音是xuè hóng,血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血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