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 [kǔn zā]
1. 捆在一起;束扎。
英[tie up; bundle up;]
捆扎 引证解释
⒈ 把东西缠束在一起。
引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道静 急忙找了一块布要替他捆扎,但他没要她包扎,而用自己的牙齿和左手几下子就包上了右臂的伤口。”
国语词典
捆扎 [kǔn zā]
⒈ 把东西捆在一起。
例如:「这批货物捆扎妥当后,迳送仓库。」
近绑缚 捆绑 系缚
捆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捆绑释义:用绳子等捆(多用于人)。
- 2.
系缚释义:束缚。
- 3.
绑缚释义:捆绑:练跑步时小腿上绑缚着沙袋。
捆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缚释义:捆扎。
- 2.
包扎释义:包裹捆扎:包扎伤口。 待运的仪器都包扎好了。
- 3.
岸埽释义: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 4.
扎丝释义:建筑捆绑钢筋用的镀锌铁丝,也可用来包装礼品用于封口或捆扎的细丝。
- 5.
扎实释义:⒈结实:把行李捆扎实了。⒉(工作、学问等)实在;踏实:功底扎实。干活儿扎实。没有听到确实的消息,心里总不扎实。
- 6.
扎缚释义:⒈捆扎;包扎。⒉犹结扎。⒊捆绑;结束。
- 7.
抓缚释义:捆扎;扎缚。
- 8.
抟囷释义:卷束,捆扎。
- 9.
担纆释义:负荷捆扎。
- 10.
拴缚释义:捆扎;捆缚。
- 11.
拽扎释义:⒈捆扎;结扎。⒉绷紧。
- 12.
捆扎释义:把东西捆在一起,使不分散:把布袋口儿捆扎好。这批货物运送的时候,应该妥为包装捆扎。
- 13.
斗香释义:⒈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⒉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⒊亦作“鬭香”。比香料的优劣。
- 14.
束刃释义:捆扎兵器。
- 15.
束椽为柱释义: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16.
束湿释义:⒈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宋 苏轼《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明 宋濂《薛府君墓志铭》:“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⒉谓严饬。明 李介《天香阁随笔》卷
- 17.
束溼释义:⒈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宋 苏轼《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明 宋濂《薛府君墓志铭》:“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⒉谓严饬。明 李介《天香阁随笔》卷
- 18.
束缊释义:⒈亦作“束薀”。捆扎乱麻为火把。⒉见“束緼请火”。
- 19.
束苇释义:捆扎的芦苇。
- 20.
束薪释义:⒈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⒉比喻男女成婚。⒊捆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