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寇 [zéi kòu]
1. 强盗,寇盗。
贼寇 引证解释
⒈ 强盗,寇盗。
引《晋书·桓冲传》:“初 冲 之西镇,以贼寇方彊,故移镇 上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前者贼寇相迫,夫人所言‘能退贼者,以 鶯鶯 妻之’。”
《镜花缘》第二六回:“多九公 道:‘不好了!此必贼寇约会多人前来报仇,这便怎好?’”
国语词典
贼寇 [zéi kòu]
⒈ 反贼、流寇。
引《西游记·第九回》:「乞陛下立发人马,勦除贼寇。」
贼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贼释义:⒈损伤。⒉战胜贼寇。
- 2.
兵寇释义:⒈敌兵或乱兵的侵扰。⒉乱兵和贼寇。
- 3.
农丁释义:指青壮年农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关中 连遭贼寇,穀帛不足,遣 冀州 农丁五千屯於 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
- 4.
剧贼释义:大盗,强悍的贼寇。 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
- 5.
劫抢释义:抢劫;抢夺。《红楼梦》第一一七回:“还审出好些贼寇,也有藏在城里的,打听消息,抽空儿就劫抢人家。”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杨三和尚 领着他手下的弟兄赶去把他劫抢了回来,同时还杀死了一位 陈把总。”
- 6.
反寇释义:谋反的贼寇。
- 7.
寇害释义:贼寇之害。
- 8.
寇逆释义:⒈贼寇,叛逆。 ⒉指叛乱。
- 9.
寨主释义:⒈山林贼寇的首领。⒉宋朝要塞地区的军事头领。
- 10.
御寇释义:⒈即 列御寇。 相传为 战国 郑 人,属道家者流。《庄子·田子方》:“御寇 伏地,汗流至踵。”明 高启《出郊抵东屯》诗之四:“不能使争席,心愧 御寇 徒。”⒉抗击敌寇。御,通“御”。宋 王安石《与王子醇书》:“得书,喻以御寇之方。”⒊谓防御贼寇。《易·蒙》:“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左传·襄公十年》:“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
- 11.
成王败贼释义: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贼寇。
- 12.
李懹释义:李懹的主人王庆,是四大贼寇之一,又名淮西王庆。
- 13.
穷寇释义:穷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 14.
讨贼释义:讨伐贼寇。《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 潘岳《西征赋》:“健 子婴 之果决,敢讨贼以紓祸。”明 杨继盛《请诛贼臣疏》:“况臣官居兵曹,以讨贼为职;然贼不专於寇敌,凡有害於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
- 15.
败者为寇释义: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贼寇。
- 16.
贼下释义:指贼寇残类。
- 17.
贼奴释义:对贼寇、仇敌的詈词。《晋书·周顗传》:“顗 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宋 文天祥《回永州杨守履顺书》:“求其忠义贯日月,处 汉 贼危疑之间,临大节而不可夺;至於杀贼奴,取纍纍金印,此事付度外,岂不凛凛大丈夫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学生北伐队宣告文》:“呜呼!三户亡 秦,廿年兴 越,我 江 东八千子弟,詎不足以灭彼贼奴乎?”
- 18.
贼尘释义:⒈有害的灰尘。喻欺君罔上者。⒉贼寇的踪影。
- 19.
贼属释义:贼寇的家眷亲属。
- 20.
贼烽释义:贼寇进犯的战火。明 张凤翼《红拂记·奇逢旧侣》:“竟相从,他出门投主我无人共,谁料 咸阳 起贼烽。”明 边大绶《虎口馀生记》:“余十一月自 泽 归里,捻指逾岁,贼烽已逼 晋 而东。”清 吴大澂《愙斋日记·咸丰十一年》:“连日贼烽甚紧,青浦 一股,窜扰 泗涇,蔓延至于 真如、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