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传 [lǐ wá zhuàn]
1. 传奇小说。唐代白行简作。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李娃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侠邪释义:⒈小街曲巷。因娼妓多居于小街曲巷中,后遂以指娼妓居处。侠,通“狭”。《太平广记》卷四八四引 唐 白行简《李娃传》:“友曰:此侠邪女 李氏 宅也。”一本作“侠邪”。明 郑若庸《玉玦记·标题》:“长安 下第羞归去,向侠邪游。”⒉引申指不正派、邪恶。《金史·王伦传》:“王伦 字 正道,故 宋 宰相 王旦 弟 王勉 玄孙。侠邪无赖,年四十餘尚与市井恶少羣游 汴 中。”
- 2.
囊橐释义:⒈袋子。《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毛 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⒉借指粮仓、粮库。宋 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凤翔、京兆,此两郡者,陕西 之囊橐也。”⒊囊括;聚集。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清 王晫《今世说·豪爽》:“﹝ 汪汝谦 ﹞几沉而才老,热肠侠骨,囊橐一世之志气。”⒋指行李财物。唐 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
- 3.
挽郎释义: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晋书·礼志中》:“成帝 咸康 七年,皇后 杜氏 崩……有司又奏,依旧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为挽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武帝 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 亦在其中。”宋 苏轼《艾子杂说》:“挽郎乃死者之导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李娃传》,言 滎阳 巨族之子溺於 长安 倡女 李娃,贫病困顿,至流落为挽郎。”
- 4.
推伏释义:同“推服”。《晋书·刘毅传》:“毅 刚猛沉断,而专肆很愎,与 刘裕 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唐 白行简《李娃传》:“雋朗有词藻,迥然不羣,深为时辈推伏。”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閔生 ﹞有《渔腹誌》一篇,棨 尤所推伏。”
- 5.
服章释义:⒈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杜预 注:“尊卑别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观其贵贱,亦有服章。”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政和 间,议者谓朝廷製为服章,所以异高卑、别上下,则服之与章,其制相须。”⒉泛指服饰,衣冠。晋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则宜高尚其跡。”唐 白行简《李娃传》:“时也适遇生之父在京师,与同列者易服章,窃往观焉。”
- 6.
本道释义:⒈正道。指本根之道。《京氏易传·蛊》:“蛊适六爻,阴阳上下,本道存也。”⒉以道为根本。晋 孙楚《庄周赞》:“本道根贞,归于大顺。”⒊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区划名。唐 白行简《李娃传》:“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本道上闻。”《新唐书·李吉甫传》:“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使。”《宋史·礼志二七》:“国朝之制,有於私第册之者,有於本道册之者。”⒋谓正派、本分。克非《春潮急》一:“这天上午,太平镇 场口外的桥楼底下,站着两个老实本道的青年。”
- 7.
本躯释义:原来的身躯。借指本来的面貌、身份。唐 白行简《李娃传》:“娃 谓生曰:‘今之復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 8.
汧国释义:据 唐 白行简《李娃传》载,李娃 乃 长安 之娼女,常州 刺史 荥阳公 之子进京赶考,与之相识,几经曲折,两人结为夫妇。
- 9.
狎戏释义:戏耍;狎昵。唐 白行简《李娃传》:“﹝生﹞日会倡优儕类,狎戏游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然以狎戏无节,数戒 宗,宗 不听;因而大小婢妇,竞相狎戏。”蒋光慈《少年瓢泊者》八:“他渐渐同我说笑话,渐渐引诱我狎戏。”
- 10.
甲科释义:⒈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汉书·儒林传序》:“平帝 时 王莽 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⒉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唐 白行简《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闈。”唐 王建《送薛蔓应举》诗:“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⒊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姓 杨,是本朝甲科。”清 方苞《重订<礼
- 11.
白行简释义:(776-826)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b02c(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主客员外郎、膳部郎中。以写作传奇著称,有《李娃传》等名篇。
- 12.
符契释义:⒈犹符节。 《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臣相体,若合符契。”宋 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参见“符节”。⒉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市朝徵信,则有符契券疏。”唐 白行简《李娃传》:“其二肆长相谓曰:‘我欲各閲所佣之器於 天门街,以较优劣,不胜者罚直五万,以备酒饌之用,可乎?’二肆许诺,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证,然后閲之。”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汉 世制詔三王,其册书犹真草
- 13.
精鍊释义:⒈精于修炼。汉 袁康《越绝书·计倪传》:“愿君王公选於众,精鍊左右,非君子至诚之士,无与家居,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唐 皎然《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诗:“隳形捨簪紱,烹玉思精鍊。”⒉精采简练。明 高启《匡山樵歌引》:“余读其诗,见其词语精鍊,音调谐畅,有 唐 人之风。”《唐人小说·李娃传》汪辟疆 附记:“然 行简 辞赋精鍊,文辞亚於 居易。”⒊见“精练”。
- 14.
迥然不羣释义:卓然超绝,与众不同。唐 白行简《李娃传》:“﹝ 滎國公 ﹞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羣,深爲時輩推伏。”
- 15.
鸣珂曲释义:亦作“鸣珂巷”。唐 代京都 长安 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唐 白行简《李娃传》:“尝游东市还,自 平康 东门入,将访友於西南。至 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闔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絶代未有。”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告辞了 鸣珂巷,待嫁那 韩辅臣。”明 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丽春园 万马萧萧,鸣珂巷 众口嗷嗷,将一座翫江楼等闲白占了。”明 汤式《谒金门·闻嘲》曲:“你 鸣珂巷 艳娃,我 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