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苦口 苦口的意思
kǒu

苦口

简体苦口
繁体
拼音kǔ kǒu
注音ㄎㄨˇ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ǔ,(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组词】:甘苦。苦胆。苦瓜。(2) 感觉难受的。【组词】: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3) 为某种事所苦。【组词】: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组词】: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指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苦口的意思

苦口 [kǔ kǒu]

1. 反复恳切地说。

苦口相劝。

[ earnestly; in earnest; ]

2. 引起苦的味觉。

良药苦口利于病。

[ be bitter to the taste; ]

苦口 引证解释

⒈ 味苦难尝。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念臣有丹赤之愚,故赐臣以洗心之物;察臣有木訥之性,故赐臣以苦口之滋。”

⒉ 不辞烦劳地再三规劝。

《宋书·赵普传》:“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復来奏,嘉愧实深。”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我方纔在里面,已曾苦口劝他,等他出来,讨箇决烈便了。”


国语词典

苦口 [kǔ kǒu]

⒈ 口中引起苦涩的味觉。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⒉ 反复不断的劝告。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起初决计不肯办,后来经兄弟苦口劝导,把抚宪的意思再三开导,绅士这才答应了。」


苦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否口释义:犹苦口。
    • 2.
      大圣释义:⒈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 《荀子·哀公》:“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汉 扬雄《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明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⒉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
    • 3.
      毒药苦口释义: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 4.
      沃心释义:谓使内心受启发。 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唐 元稹《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 5.
      瘏口释义: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 6.
      美疢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后把溺爱、姑息称为“美疢”。疢,病。北周 王褒《皇太子箴》:“美疢甘言,鲜不为累。”唐 元稹《高端婺州长史制》:“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凡百多士,无以美疢爱予。”明 张居正《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故事有顺而相贼,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药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
    • 7.
      老婆禅释义: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
    • 8.
      良药释义:好的药,多用于比喻:对症良药。良药苦口利于病。
    • 9.
      苦口释义:⒈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苦口相劝。⒉引起苦的味觉:良药苦口利于病。
    • 10.
      苦口之药释义: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11.
      苦口婆心释义: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 12.
      苦口恶石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 13.
      苦口逆耳释义: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 14.
      苦药利病释义: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 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 15.
      贰卿释义:指侍郎。古代尚书称卿,侍郎副之,故称贰卿。唐 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今天官贰卿 融,能嗣其耿光。”宋 汪应辰《新除吏部侍郎陈弥作辞免恩命不允诏》:“爰正贰卿之名,俾司銓筦之重。”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每遇其行法严刻,及刑辱建言者,輒苦口规之,遂大矛盾,滞 南京 贰卿,数年不迁。”
    • 16.
      陵人释义:⒈以势压人。《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陵人,不祥。”《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形移势变,终始殊途,陵人者易败,自守者难攻。”清 叶廷琯《吹网录·无闷子录遯翁苦口》:“涧翁 生平论学,好以气陵人。”⒉侵袭人体。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漯水》:“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陵人,不可暂停。”
    • 17.
      骾谅释义:刚正信实。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软美者进,骾谅者疎,逆耳苦口之言不闻,曲突徙薪之谋不至。”

苦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否口释义:犹苦口。
    • 2.
      大圣释义:⒈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 《荀子·哀公》:“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汉 扬雄《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明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⒉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
    • 3.
      毒药苦口释义: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 4.
      沃心释义:谓使内心受启发。 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唐 元稹《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 5.
      瘏口释义:犹苦口。不辞繁劳、反复恳切地说。语本《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原谓口舌劳累致病。
    • 6.
      美疢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后把溺爱、姑息称为“美疢”。疢,病。北周 王褒《皇太子箴》:“美疢甘言,鲜不为累。”唐 元稹《高端婺州长史制》:“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凡百多士,无以美疢爱予。”明 张居正《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故事有顺而相贼,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药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
    • 7.
      老婆禅释义: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
    • 8.
      良药释义:好的药,多用于比喻:对症良药。良药苦口利于病。
    • 9.
      苦口释义:⒈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苦口相劝。⒉引起苦的味觉:良药苦口利于病。
    • 10.
      苦口之药释义: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11.
      苦口婆心释义: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苦口: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婆心:像老太太那样仁慈的心肠。
    • 12.
      苦口恶石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 13.
      苦口逆耳释义: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 14.
      苦药利病释义: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 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 15.
      贰卿释义:指侍郎。古代尚书称卿,侍郎副之,故称贰卿。唐 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今天官贰卿 融,能嗣其耿光。”宋 汪应辰《新除吏部侍郎陈弥作辞免恩命不允诏》:“爰正贰卿之名,俾司銓筦之重。”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每遇其行法严刻,及刑辱建言者,輒苦口规之,遂大矛盾,滞 南京 贰卿,数年不迁。”
    • 16.
      陵人释义:⒈以势压人。《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陵人,不祥。”《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形移势变,终始殊途,陵人者易败,自守者难攻。”清 叶廷琯《吹网录·无闷子录遯翁苦口》:“涧翁 生平论学,好以气陵人。”⒉侵袭人体。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漯水》:“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陵人,不可暂停。”
    • 17.
      骾谅释义:刚正信实。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软美者进,骾谅者疎,逆耳苦口之言不闻,曲突徙薪之谋不至。”

苦口造句

1.在他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2.苦口婆心地劝解终使他幡然悔悟,及时回头。

3.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4.你不要把父母对你苦口婆心的劝说当成耳旁风,继续走下坡路。

5.爸爸已经苦口婆心地劝过他好多次,可是他依然故我,不知悔改。

6.你怎么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

7.你怎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

8.虽良药苦口,但可以根治重病;虽忠言逆耳,但可以帮助你改正错误或不犯错误。

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

10.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了他一番,他听了之后却满不在乎。

11.良药苦口,停止因为现状问题责备父母。

12.良药苦口,就是最需要警告的人也老是最不爱好它。

13.良药苦口利于病,你还是忍耐着点,喝下去吧!

14.我这番话虽然刺耳,但是良药苦口,都是为你好呀!

15.今天老师没给你留情面,有些话可能也说得过了头,可良药苦口,你下去好好想一想吧。

16.你说的话虽然很重,但良药苦口,这个道理他懂。

17.老朱对老崔的规劝,真是苦口婆心,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朋友了。

18.你都做错事了,我们这样苦口婆心地劝导,你还不听?

19.我和龙济光苦口婆心的谈了十几分钟。

20.经过家长和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规劝,小燕终于放弃外出打工的念头。

苦口(ku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苦口是什么意思 苦口读音 怎么读 苦口,拼音是kǔ kǒu,苦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苦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