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守道 守道的意思
shǒudào

守道

简体守道
繁体
拼音shǒu dào
注音ㄕㄡ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遵守正道,坚守原则。

守道的意思

守道 [shǒu dào]

1. 坚守某种道德规范。

3. 防守之道。

守道 引证解释

⒈ 坚守某种道德规范。

《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
《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

⒉ 防守之道。

《墨子·备梯》:“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 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守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人诚实释义:指一个人不说假话、空话,为人守信、真诚、守道等。说话办事可以让人完全放心的人。
    • 2.
      乐道好古释义: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3.
      乐道安贫释义: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 4.
      任鄙释义:战国 秦武王 的力士。官至 汉中 郡守,昭王 十九年死。《韩非子·守道》:“用力者为 任鄙,战如 賁 育,中为金石,则君人者高枕而守己完矣。”《史记·秦本纪》:“武王 有力好戏,力士 任鄙 乌获 孟説 皆至大官……﹝ 昭王 十三年﹞ 任鄙 为 汉中 守。”《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 人谚曰:‘力则 任鄙,智则 樗里。’”
    • 5.
      俞俞释义:和乐愉快貌。俞,通“愉”。《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成玄英 疏:“俞俞,从容和乐之貌也。”陆德明 释文:“俞俞,羊朱反。”《广雅》云:“喜也。又音喻。”晋 皇甫谧《高士传·姜岐赞》:“子平 幼孤,俞俞守道。”唐 元稹《后湖》诗:“人人儻自为,我亦不庀徒,下俚得闻之,各各相俞俞。”
    • 6.
      修持释义:⒈持戒修行。 ⒉修身守道。⒊保养;将养。
    • 7.
      咬得菜根释义: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 8.
      固穷释义: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 9.
      天台释义:⒈谓尚书台、省。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三臺”。⒉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明 郑仲夔《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⒊山名。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明 杨珽《龙膏记·邂逅》:“听言词
    • 10.
      夫义妇德释义:夫遵守道义,不在外沾花惹草,不去跟别的女人鬼混,不赌博之类的。 而女的一方也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给老公戴绿帽子,不会懒惰等等。义为:夫妻恩爱,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 11.
      媒衒释义:谓求取进身。《魏书·逸士传·李谧》:“前 河南 尹黄门侍郎 甄琛 内赞近机,朝野倾目。于时亲识有求官者,答云:‘赵郡 李謐,耽学守道,不闷于时,常欲致言,但未有次耳。诸君何为轻自媒衒?’”唐 司空图《自诫》诗:“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近又闻监门卫长史 侯祥 等,明自媒衒,丑慢不耻,求为奉宸内供奉,无礼无仪,溢于朝听。”
    • 12.
      守义释义:⒈犹守节,守贞。⒉坚守道义。
    • 13.
      守道释义:⒈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唐 岑参《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宋 王禹偁《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⒉防守之道。《墨子·备梯》:“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 14.
      宿道释义:归于正道;持守道义。
    • 15.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16.
      崇本守道释义:崇尚根本恪守道德、信仰。崇本:崇尚(尊重,推重)根本。守道:恪守道德、信仰。
    • 17.
      巡道释义:⒈清 代官名。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分巡某某道。明 代各省按察司除按察使外,还有按察副使、按察佥事等官员,负责巡察州、府、县的政治、司法等方面的事情,称分巡道、兵巡道等。清 废副使、佥事等官,简称巡道。《清史稿·职官志三》:“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僉事,是为巡道。”清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天津 巡道 陆建瀛 言,洋人所求,前三事大,后三事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所以制臺打算委巡道代理藩司,以便中丞好交卸赴新任去。”⒉指巡查铁路轨道,以保障安全运行。从事该项工
    • 18.
      得道肥释义:谓坚守道义而心安理得。语本《韩非子·喻老》:“子夏 见 曾子,曾子 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 曰:‘何谓也?’子夏 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於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宋 黄庭坚《元师自荣州来因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并简元师法弟周彦公》:“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 19.
      急徵释义:⒈紧急征召。唐 方干《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⒉急诏赴狱。清 钱谦益《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 20.
      惇德秉义释义:惇和秉是意思近似的动词,表示坚持、秉承之意。 所以惇德秉义即坚守道德、秉承正义的意思。“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守道(shou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守道是什么意思 守道读音 怎么读 守道,拼音是shǒu dào,守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守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