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 [huáng wū]
1. 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
2. 借指帝王之车。
3. 帝王所居宫室。
4. 指帝王权位。
6. 帝王的代称。
黄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
⒉ 借指帝王之车。
引唐 许浑 《登尉佗楼》诗:“刘 项 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明 唐顺之 《荥阳行》:“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
⒊ 帝王所居宫室。
引《太平御览》卷四三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殷汤 寐寝黄屋,驾而乘露舆。”
《魏书·李彪传》:“故 夏禹 卑宫室而恶衣服, 殷汤 寝黄屋而乘輅舆,此示俭於后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
宋 王观国 《学林·路》:“车者贵贱之所通乘,惟天子所乘独谓之路;亦犹屋者贵贱之所通居,惟天子所居独谓之黄屋。”
⒋ 指帝王权位。
引《北史·魏诸宗室传论》:“至如 神武 之不事黄屋,高揖万乘,义感隣国,祚隆帝统。”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朕本无黄屋之心,今横议若此,据朕本心,惟有养母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 汉 人邪?”
⒌ 帝王的代称。
引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中原消息断,黄屋今安否?”
宋 王安石 《澶州》诗:“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
清 孙枝蔚 《九日梁仲林侍郎宴集黑窑厂登高》诗:“及其佐黄屋,鯁直古人儔。”
黄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巡释义: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 语本《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史记·封禅书》:“二世 元年,东巡 碣石,并海南,歷 泰山,至 会稽,皆礼祠之。”唐 白居易《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诗:“翠华黄屋未东巡,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
- 2.
原兽释义:野兽。《左传·襄公四年》:“不脩民事,而淫于原兽。”唐 钱起《汉武出猎》诗:“且贪原兽轻黄屋,寧畏渔人犯白龙。”
- 3.
玉冠释义:⒈玉饰之冠。《史记·秦始皇本纪》附录 汉 班固 曰:“子婴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从百司,謁七庙。”⒉指鸡冠。南朝 梁简文帝《斗鸡》诗:“玉冠初警敌,芥羽忽猜儔。”⒊道士的帽子。唐 项斯《送宫人入道》诗:“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⒋指白莲花冠。唐 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诗:“素房含露玉冠鲜,紺叶摇风鈿扇圆。”
- 4.
缨绂释义:⒈亦作“缨黻”。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南朝 梁 沉约《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彦和、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唐 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明 张居正《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⒉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
- 5.
走丸释义:语出《汉书·蒯通传》:“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 范阳 令,使驰騖於 燕 赵 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 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颜师古 注:“言乘势便易。”后因以“走丸”比喻事势发展顺利而快速。
- 6.
遐昌释义:久盛不衰。唐 陈子良 《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序:“赤眉作梗,黄屋云亡, 有嬀 之后,应运遐昌。”《宋史·乐志十五》:“重衣紫极,圣寿保遐昌。”《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桃延合康寿龄,永保富贵遐昌。”
- 7.
青盖释义:⒈青色的车盖。 汉 制用于皇太子、皇子所乘之车。《后汉书·舆服志上》:“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晋书·舆服志》:“﹝天子之法车﹞青盖,黄为里,谓之黄屋。”宋 范成大《归州竹枝歌》之二:“竹篱茅舍作晚市,青盖黄旗称使君。”清 蒋士铨《香祖楼·觞芰》:“云锦天机倩谁裁,贪看红粧青盖。”⒉借指帝王。汉 阮瑀《琴歌》:“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文选·陆倕<石阙铭>》:“青盖南洎,黄旗东指。”李善 注:“言帝祚南迁。”清 顾炎武《太平》诗:“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落江津。”王蘧常 汇注:“此言
- 8.
黄屋左纛释义:黄屋:古代皇帝车上用黄缯做里子的车盖;左纛:古代皇帝车上用犛牛尾做的装饰物,设在车衡的左边。旧指帝王的车辆。
- 9.
黄屋非心释义:南朝 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山梁协 孔 性,黄屋非 尧 心。”后以“黄屋非心”谓无意于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