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隘 [guān ài]
1. 险要的关口。
例依山筑城,断塞关隘。——《南齐书·萧景先传》
英[(mountain) pass;]
关隘 引证解释
⒈ 险要的关口。
引《南齐书·萧景先传》:“惠朗 依山筑城,断塞关隘。”
《水浒传》第十一回:“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
沈从文 《过岭者》:“至于那个岭头的关隘,一礼拜前却已为白军部队占领去了。”
⒉ 比喻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
引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嗟乎!刹那炎冷能转善为败,如此乃知炎冷二字是一进退关隘。”
克非 《春潮急》二二:“可是,而今在这社会主义革命的关隘面前,竟过不去,竟行不通。”
国语词典
关隘 [guān ài]
⒈ 边界上的要塞隘口。
引《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今曹兵势大,未可轻敌,吾等紧守关隘,可劝主公深保沛城。」
近关口
关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丸泥释义:⒈一颗泥丸。⒉《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谓函谷关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后用于比喻以极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
- 2.
七盘释义:⒈亦作“七槃”。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⒉指七盘岭。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
- 3.
三关释义: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 山西 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彊敌?”李贤 注:“三关,谓 上党关、壶口关、石陘关。”(2)阳平关(今 陕西 沔县 西)、江关(今 四川 奉节 东)、白水关(今 四川 旧 昭化 西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禪 入臣。”李善 注:“蜀有 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 河南 信阳 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 中,立
- 4.
不题释义:⒈旧章回小说用语,犹言按下不表。 《水浒传》第九四回:“当下计议已定,坚守关隘,只等 唐斌 处消息,不题。”《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烧宝莲寺》:“亲戚人等,各在门外看守。和尚也自关闭门户进去,不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王孝廉 又教给他写殿试策白折子,预备来年会试,不题。”⒉不提起。《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父死安葬为大,他为天下,葬父之事不题,最不孝了。”
- 5.
东关释义:⒈关隘名。 ⒉复姓。
- 6.
严关释义:险要的关门;险要的关隘。
- 7.
九限释义:多重关隘。
- 8.
云关释义:云雾所笼罩的关隘。
- 9.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10.
关山迢递释义: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 指路途遥远。
- 11.
关山阻隔释义: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 12.
关市释义:关隘与市场。 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 13.
关崄释义:关隘险阻。
- 14.
关所释义:设立在关隘上的哨所。
- 15.
关扃释义:⒈封锁。⒉谓关隘山岭。
- 16.
关戍释义:边界上的关隘、城堡。
- 17.
关繻释义: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唐 薛能《长安道》诗:“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 18.
关限释义:⒈关隘险阻。⒉关闭限制。
- 19.
合繻释义:验证帛符。繻,汉 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
- 20.
吴关释义:⒈吴地的关隘。指春秋吴国之地。⒉吴地的关隘。指三国吴之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