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鸣佩 鸣佩的意思
míngpèi

鸣佩

简体鸣佩
繁体鳴佩
拼音míng pèi
注音ㄇㄧㄥˊ ㄆ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鸟兽或昆虫叫。【组词】: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组词】:鸣响。鸣奏。孤掌难鸣。(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组词】:鸣谢。鸣冤。百家争鸣。(4) 闻名,著称。【例句】:“以文鸣江东”。

pèi,(1) 挂,带。【组词】:佩带。佩戴。佩剑。(2)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组词】:玉佩。(3) 心悦诚服。【组词】:佩服。钦佩。敬佩。可佩。

基本含义

对人或事物表示敬佩和赞叹。

鸣佩的意思

鸣佩 [míng pèi]

1. 亦作“鸣佩”。

2. 佩玉。

4. 比喻出仕。

鸣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鸣珮”。

⒉ 佩玉。

《文选·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洁。”
李周翰 注:“鸣珮,所佩玉也。”

⒊ 比喻出仕。参见“鸣玉”。见“鸣佩”。

明 唐顺之 《赠袁御医芳洲》诗:“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鸣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庭释义:⒈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⒉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宋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明 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清 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⒊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唐
    • 2.
      贯耳释义:⒈古代刑罚之一。以箭穿耳。《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子玉 復治兵於 蔿,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汉书·原涉传》:“诸豪则曰:‘原巨先 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箭贯耳,诣廷门谢辠,於君威亦足矣。’”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其不用命者,纵不能尽如临阵之刑,而军令所谓鞭抶、贯耳等类,许将官督操亦时一行之以示威。”清 韩菼《江阴城守纪》下:“而号令严肃,凡偷安不法者必贯耳、鞭背示众,虽豪右不少贷。”⒉指穿耳戴环以妆饰。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神武罗》:“有神 武罗,细腰白齿,声如鸣佩,以鍰贯耳。”
    • 3.
      鸣佩释义:⒈亦作“鸣珮”。佩玉。⒉比喻出仕。⒊见“鸣佩”。
    • 4.
      鸣玉释义:⒈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 聘於 晋,定公 饗之。赵简子 鸣玉以相。”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宋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⒉佩玉。汉 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李善 注:“《礼记》曰:‘君子行则鸣佩玉。’”宋 司马光《
    • 5.
      鸣玉溪释义:亦作“鸣玉谿”。水名。蜀中 名胜之一。故址在今 四川省 忠县 西。溪流水声溅溅如鸣佩玉,故称。明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忠州》:“溪在治西二里,发源 西厓水,声如佩玉…… 宋 钱求之 诗云:‘鸣玉溪 边堪寓目,木莲洞 下更关情。忠州 好景无人説,祇得孤城小市民。’”

鸣佩(mingp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鸣佩是什么意思 鸣佩读音 怎么读 鸣佩,拼音是míng pèi,鸣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鸣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