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若乃 若乃的意思
ruònǎi

若乃

简体若乃
繁体
拼音ruò nǎi
注音ㄖㄨㄛˋ ㄋ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uò rě,(1) 如果,假如。【组词】: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2) 如,像。【组词】: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3) 你,汝。【组词】: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4) 约计。【例句】:若干(gān )。若许。(5) 此,如此。【例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例句】:“曾孙是若。”(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例句】:“望洋向若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例句】:“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例句】:“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例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般若〕见“般3”。

nǎi,(1) 才。【组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 是,为。【例句】:乃大丈夫也。(3) 竟。【组词】:乃至如此。(4) 于是,就。【例句】:“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5) 你,你的。【组词】: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基本含义

假如、如果

若乃的意思

若乃 [ruò nǎi]

1. 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若乃 引证解释

⒈ 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北眺 五陵。”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伐宋》:“若乃天者,则吾焉知其好恶而暇徵之耶?”
金 王若虚 《焚驴志》:“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寘斯酷歟!”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若乃家推宿齿,礼絶青衣,婢或窥眉不疑,黄气配尊而分。”


国语词典

若乃 [ruò nǎi]

⒈ 转折连接词,前面之事讲完,续起一事时用之,与「至于」之义相当。

《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牋》:「凡此数子,于雍客侍从,实其人也。若乃边境有虞……于彼诸贤,非其任也。」
《文选·嵇康·琴赋》:「丹崖崄巇,青壁万寻,若乃重?增起,偃蹇云覆。」


若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赵释义:⒈指 十六国 的 前赵 与 后赵。《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若乃 鲁徵、杜广、徐光、尹弼 之畴,知名於二 赵;宋谚、封奕、朱彤、梁讜 之属,见重於 燕、秦。”⒉指 西汉 赵飞燕、赵昭仪 姊妹。宋 石延年《小桃绝句》之一:“二 乔 二 赵 俱倾国,女弟娇彊意自先。”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卜居 半塘,一时名噪,人皆以二 赵 二 乔 目之。”
    • 2.
      人尽其才释义: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 3.
      六节释义:⒈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⒉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⒊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
    • 4.
      勋贤释义:有功勋有才能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皆序,如 管 隰 之迭升 桓 世,先 赵 之同列 文 朝。”唐 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十五年,会上新即位,成德表帅,上曰:‘非吾勋贤,莫可入者。’”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一》:“﹝ 巫咸 ﹞盖一代之勋贤,而谓巫覡之类可乎?”
    • 5.
      号呶释义:喧嚣叫嚷。 语出《诗·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毛 传:“号呶,号呼讙呶也。”北周 王褒《幼训》:“若乃玄冬修夜,朱明永日,肃其居处,崇其墙仞,门无糅杂,坐闕号呶。”宋 苏辙《<既醉>备五福论》:“莫不以饮酒无度,沉湎荒乱,号呶倨肆以败乱其德为首。”《明史·罗侨传》:“陛下视朝,或至日昃,狎侮羣小,号呶达旦,其何以承天心基大业乎?”
    • 6.
      名都释义:⒈著名的城市。 《战国策·秦策二》:“伐 秦 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 齐。”⒉著名的都城。汉 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 杜 霸,北眺 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诗:“名都多妖女,京洛 出少年。”唐 皇甫湜《送丘儒序》:“怀贝玉以之名都之肆,未有而不售者也。”清 查慎行《渡漳河》诗:“天垂旷野名都壮,地入中原战垒多。”如: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为我国古代六大名都。
    • 7.
      告飨释义:祝告、供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著作局撰告饗宗庙及诸祠祭祝文称尊号,唐 惟《开元礼》有之,稽古者以为非礼。”
    • 8.
      山木释义:⒈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唐 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⒉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李善 注引《淮南子》:“赵王 迁流 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清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 9.
      席宠释义:凭借恩宠。 《书·毕命》:“兹 殷 庶士,席宠惟旧,怙侈灭义,服美于人。”孔 传:“此 殷 众士,居宠日久,怙恃奢侈,以灭德义。”《晋书·皇甫遇等传论》:“观前代人臣之事蹟多矣,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者无几。”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
    • 10.
      忠规释义:⒈尽心规划;忠心谋划。 晋 潘岳《西征赋》:“入 郑 都而抵掌,义 桓友 之忠规。”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若乃忠规密謨,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又言 寇準 忠规亮节,宜还之内地。”⒉忠言规谏。《旧唐书·儒学传下·邢文伟》:“公譖申勗戒,聿荐忠规,敬寻来请,良符宿志。”王闿运《<巫山天岫峰>诗序》:“又考 宋玉 赋,知 高唐 齐地,神女忠规,乃作山祠铭,陈先 楚 开国主山氏 巫 之义,云雨朝暮,谬解克正焉。”
    • 11.
      惨黩释义:昏暗貌。惨,通“黲”。北周 庾信《竹杖赋》:“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惨黷。”唐 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今万乘蒙尘,五陵惨黷,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宋 司马光《投梅圣俞》诗:“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黷。”
    • 12.
      整列释义:⒈整顿队列。《左传·哀公十三年》:“建鼓整列,二臣死之。”《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汉 陈琳《武军赋》:“若乃清道整列,按节徐行,龙姿凤峙,灼有遗英。”⒉整齐地排列。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他便叫两位监学把丙丁两班的学生全体整列在自修室门外。”
    • 13.
      淫媟释义:放荡猥亵。 《宋史·奸臣传二·蔡攸》:“﹝ 蔡攸 ﹞与 王黼 得预宫中祕戏……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謔浪语,以蛊帝心。”金 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 田中行、柳耆卿 辈,岂公之雅趣也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时尚小令》:“自两 淮 以至 江 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王旡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或描写社会之污秽、浊乱、贪酷、淫媟诸现状,而以刻毒之笔出之。”
    • 14.
      深根固蔕释义:同“深根固柢”。晋 左思《魏都赋》:“劍閣 雖嶛,憑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蔕也。”《晋书·刘颂传》:“若乃兼建諸侯而樹藩屏,深根固蔕,則祚延無窮,可以比跡三代。”宋 苏辙《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深根固蔕無計遯,倏來忽返安能防。”
    • 15.
      游词释义:⒈浮夸的言辞。 唐 刘知几《史通·书志》:“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説,成此游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天子幼冲,宰相遯荒,詔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殆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离著作之道远甚。”⒉轻薄的言辞。唐 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有二青衣,双鬟若鸦,素面如玉,迎舟而笑。汉阳 讶之,而调以游词,又大笑,返走入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茅盾《一
    • 16.
      爵里释义:官爵和乡里。南朝 梁元帝《<怀旧志>序》:“故备书爵里,陈怀旧焉。”唐 刘知几《史通·六家》:“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言其父姓名爵里及己乳名,方始记认。”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林 感悦揖谢,问帝爵里,以便往拜。”
    • 17.
      玄冥释义:⒈神名。水神。《左传·昭公十八年》:“禳火于 玄冥、回禄。”杜预 注:“玄冥,水神。”汉 张衡《思玄赋》:“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 玄冥。”一说为雨师。见 汉 应劭《风俗通·祀典·雨师》。⒉神名。冬神。《礼记·月令》:“﹝孟冬、仲冬、季冬之月﹞其帝 顓頊,其神 玄冥。”《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就 顓頊 而敶词兮,考 玄冥 於 空桑。”王逸 注:“玄冥,太阴之神。”唐 李白《大猎赋》:“若乃严冬惨切,寒气凛冽,不周 来风,玄冥 掌雪。”元 张可久《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 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
    • 18.
      瑞物释义:象征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唐 李白《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宋 周密《齐东野语·祥瑞》:“﹝ 永平 ﹞四年,麟见 昌州。通正 元年,黄龙见 太昌池。瑞物之出,殆无虚岁。”明 夏原吉《麒麟赋》:“瑞物既呈,祥烟斯布。”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则为瑞物,入朝市,亦何异摇尾乞怜之犬耶。”
    • 19.
      祝宗释义: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左传·成公十七年》:“晋 范文子 反自 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杜预 注:“祝宗,主祭祀祈祷者。”《墨子·明鬼下》:“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晋 潘岳《藉田赋》:“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諏日。”
    • 20.
      称名释义:⒈列举的物名。《易·繫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孔颖达 疏:“‘其称名也小’者,言《易》辞所称物名多细小,若见豕负涂噬腊肉之属,是其辞碎小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⒉称呼名字。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穀,自兹以降,虽 孔子 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魏 主称名为书告哀於 高肇,且召之还。”⒊称号。章炳麟《文学说例》:“若乃雅俗称名,新故杂用,是寧有厉禁耶?”

若乃(ruon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若乃是什么意思 若乃读音 怎么读 若乃,拼音是ruò nǎi,若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若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