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开化 开化的意思
kāihuà

开化

简体开化
繁体開化
拼音kāi huà
注音ㄎㄞ ㄏㄨ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i,(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组词】:开启。开化。开诚布公。(2) 分割。【组词】:对开。三十二开本。(3) 通,使通。【组词】:开导。开窍。(4) 使显露出来。【例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5) 扩大、发展。【组词】:开扩。开拓。(6) 发动或操纵。【组词】:开动。开车。(7) 起始。【组词】:开始。开宗明义。(8) 设置、建立。【组词】:开创。开国。开设。(9) 列举,写出。【组词】:开单子。开发票。(10) 支付。【组词】:开销。开支。(11) 沸腾,滚。【组词】:开水。(12) 举行。【组词】:开运动会。(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组词】:躲开。

huà huā,(1) 性质或形态改变。【组词】: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组词】:化缘。化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组词】:丑化。绿化。(4) 习俗,风气。【组词】:有伤风化。(5) 特指“化学”。【组词】:化工。化纤。化肥。 ◎ 同“花”。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行为举止变得文明进步。

开化的意思

开化 [kāi huà]

1. 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

[ become civilized; ]

2. 〈方〉:开始解冻。

[ thaw; ]

开化 引证解释

⒈ 开展教化。

南朝 宋 顾愿 《定命论》:“夫建极开化,树声貽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
唐 李邕 《淄州刺史谢上表》:“子人开化,议事立权。”

⒉ 开导;感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迦叶波佛 出现於世,转妙法轮,开化含识,授 护明菩萨 记曰:‘是菩萨於当来世众生寿命百岁之时,当得成佛,号 释加牟尼。’”
孙中山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姜夫人,你对 昭君公主 少教导、少开化。”

⒊ 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

清 唐才常 《各国政教公理总论》:“其於 波斯、阿富汗、缅甸,奴之笞之,絏之軛之。修鐡路,通电桿,祇为手足捍头目计,其孕育其民,使为文明开化之国,无有也。”
柔石 《二月》五:“我国是四千年来的古国,开化最早,一切礼教文物,都超越乎泰西诸邦。”

⒋ 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唉,旧社会嘛,人的思想都不开化,贪财爱利。”
王老九 《得宝和张大》诗:“张大 今年五十岁,庄稼行里也不差,就是思想不开化,人叫他‘枣木脑疙瘩’。”

⒌ 化开;融解。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他也不及问究竟是上那儿去,立刻就唬了一身冷汗,紧按着肚子拧着一阵疼,不想气随着汗一开化,血随着气一流通,行动了行动,肚子疼倒好了些。”

如:立春以后,河里的冰冻慢慢地开化了。


国语词典

开化 [kāi huà]

⒈ 北方方言。冰雪融化解冻。

⒉ 启发教化。

《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夫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

⒊ 文化水准提高,各种知识发达进步。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这二年我们南京倒也很开化的,外面的女学堂也不少。」

⒈ 北平方言:(1)​ 果实等生长肥大。(2)​ 心情舒展。


开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愚昧释义:缺乏知识;愚蠢而不明事理:愚昧无知。
    • 2.
      冻冰释义:水受冷凝结成冰。

开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弃草昧释义:草昧:原始,未开化。 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2.
      化外之民释义:化:开化;民:民众。 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3.
      北鞑子释义:又称鞑子,鞑靼,主要是指于明代长城以北地区的女真人的一种戏谑,鞑子含有未开化,野蛮的意思。
    • 4.
      南夷释义:指 屈原流放所经之地,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所以称为南夷。
    • 5.
      占旭刚释义:(1974-)举重运动员。浙江开化县人。1994年入国家举重队。1995年获世界举重锦标赛70公斤级总成绩冠军。1996年获第二十六届奥运会70公斤级冠军,并以抓举1625公斤、挺举195公斤和总成绩3575公斤,破三项世界纪录。
    • 6.
      原始释义:⒈最初的;第一手的:原始记录。原始资料。⒉最古老的;未开发的;未开化的:原始动物。原始森林。原始社会。
    • 7.
      启化释义:开化,变化。
    • 8.
      啓化释义:开化,变化。汉 扬雄《太玄·莹》:“假哉天地。啗函启化,罔裕於玄。”范望 注:“开化成务,自然有裕於玄道也。”
    • 9.
      墟集释义:墟市。 许地山《狐仙》:“什么叫做半开化,我不懂。那要到济良所去挑选妻子的才是半开化呢。因为那和到墟集里去买牛羊是同一条道理。”
    • 10.
      太古释义:最古的时代(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 11.
      孰化释义:顺服开化。
    • 12.
      屮昧释义:蒙昧。原始未开化的状态。
    • 13.
      开化释义:⒈由原始的状态进入文明的状态。⒉思想开通,不封建不守旧:脑筋不开化。⒊冰、雪开始融化。
    • 14.
      弊俗释义:⒈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林纾《译<块肉馀生述>序》:“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⒉指不良的习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⒊指风气败坏的社会。《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宋 秦观《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 15.
      披发左袵释义: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 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袵”。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披秉》:“胡兒自古以來,披髮左袵,習以爲俗。”亦省作“披髮”。清 方文《舟过芜湖寄怀沈昆铜》诗:“四海倏披髮,中原誰枕戈。”
    • 16.
      暗潮释义:比喻暗中发展,还没有表面化、公开化的矛盾或斗争(多指社会政治方面的)。
    • 17.
      椎髻卉裳释义: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唐 柳宗元《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 柳州 古为南夷,椎髻卉裳,攻劫鬭暴。虽 唐虞 之仁不能柔,秦 汉 之勇不能威。”亦省作“椎卉”。明 李东阳《送福建参政徐君序》:“海外接 倭 夷之国,椎卉之徒,潜度窃掠。”明 李东阳《新宁县石城记》:“惟郡之墟,中有夫夷,地险且巇,溪回峒旋,椎卉为邻,以世以年。”
    • 18.
      榛榛狉狉释义:榛榛:草木丛杂;狉狉:野兽乱跑。草木丛生,野兽出没。形容荒僻尚未开化的地方。
    • 19.
      洪濛释义:⒈迷蒙。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曹 魏 改奏 文帝 所赋《西山一何高》,言仙道洪濛不可识。”唐 修睦《秋台作》诗:“到头归去是,免使叹洪濛。”⒉指太空,宇宙。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明 陈子龙《昆明池治水战歌》:“旋风捲土移洪濛,劫灰飞尽羵羊舞。”⒊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状态。清 吴伟业《退谷歌》:“无乃此世非洪濛,元气茫茫鬼神凿。”⒋指原始、不发达状态。铁铮《政府说》:“远者辽矣,近观吾境,始则洪濛,继则开化,进而文明,循兹以逝,人类将絶灭,地球将消融。”
    • 20.
      浑茫释义:⒈混沌蒙昧。 指上古人类未开化的状态。⒉谓广大无边的境界。⒊模糊;不分明。

开化(kaihu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开化是什么意思 开化读音 怎么读 开化,拼音是kāi huà,开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开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