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引 [zì yǐn]
1. 自杀。
2. 自行引退。
3. 自己攀引。
4. 自己抽身。
6. 犹自发。
自引 引证解释
⒈ 自杀。 《后汉书·虞诩传》:“防 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四狱,狱吏劝 詡 自引。
引詡 曰:‘寧伏欧刀以示远近。’”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
晋 潘岳 《寡妇赋》:“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⒉ 自行引退。
引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
《后汉书·陈蕃传》:“时 李膺 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 蕃 独以清绩留。”
宋 叶适 《辞免提举上清太平宫状》:“儻若贪荣冒处,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滥予之过,而非所以为劝也。”
⒊ 自己攀引。
引《汉书·韩延寿传》:“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冯翊时廩牺官钱放散百餘万。廩牺吏掠治急,自引与 望之 为姦。”
⒋ 自己抽身。
引《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 秦王 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 惊,自引而起,袖絶。”
⒌ 犹自发。
引清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六:“何仲言 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乎駢丽之时,摆脱填缀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自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使释义:⒈假设连词。假如,倘若。汉 贾谊《过秦论下·事势》:“借使 秦王 计上世之事,并 殷 周 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晋 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宋 司马光《论衙前札子》:“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数年之后,十万者尽,则九万者必当之矣。”⒉假设连词。即使,纵然。《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刘曜 虽东征,其子 胤 守 长安,未易轻也。借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
- 2.
劳考释义:谓对官吏劳绩的考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晋州 推官 李亢,故尝入钱得官,已而有私罪,默自引去,匿所得官,以白衣应举及第,积十年,当磨勘,乃自首,言其初事。黯 以为此律所谓罔冒也,奏罢之,夺其劳考。”
- 3.
坐废释义:⒈获罪罢职。《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珪 问 懿 以 燕氏 旧事,懿 应对疏慢,亦坐废于家。”宋 苏轼《陈公弼传》:“杀此贼者独我耳,遂自引罪坐废。”⒉白白废弃不用。清 谭嗣同《<仁学>自叙》:“利源必推行日广,岂有失业坐废之虞?”严复《原强续编》:“使我自坐废,则人虽助我,亦必不力,而我之所失多矣。”
- 4.
小郎君释义:⒈旧时称人家的年轻儿子。亦称其中之最小者。清 王芑孙《碑版广例·东魏·碑颂修庙之人例》:“《东魏敬史君碑》……书太守 敬忻 之子为小郎君。”《水浒传》第四八回:“小郎君 祝彪 骑一匹劣马,使一条长枪,自引五百餘人马,从庄后杀将出来。”⒉旧时对青年男子的敬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又顾生曰:‘小郎君好焚香也。’”
- 5.
引人入胜释义:《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 6.
引分释义:⒈引决;自杀。《三国志·吴志·孙晧传》“甘露 元年三月,晧 遣使随 绍 彧 报书”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孙峻 使詰 南阳王 和,令其引分。”《旧唐书·韦嗣立传》:“心徒痛其寃酷,口莫能以自明,或受诛夷,或遭窜殛,并甘心引分,赴之如归。”《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十年》:“将军 薄昭 杀 汉 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 不肯。”胡三省 注:“引分,犹言引决也。”⒉犹引咎。唐 韩愈《泷吏》诗:“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
- 7.
引服释义:亦作“引伏”。认罪,服罪。《魏书·樊子鹄传》:“太山 太守 彭穆 参候失仪,子鵠 责让 穆,并数其罪状,穆 皆引伏。”《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掠治日急,垂 愍之,私使人谓 段氏 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置对,无一语罣人,惟自引伏。”明 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有富室某併其乡某甲田产,诬以人命,甲不胜拷掠,自引服。”
- 8.
怖惧释义:恐惧;惶恐。 汉 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会 秦 怖惧,逆自引咎,越 乃还军。军入悦乐。”《后汉书·冯异传》:“臣以遭遇,託身圣明,在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谨勑,遂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慄怖惧。”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宋 李纲《论使事札子》:“今陛下藉祖宗二百年之基业,纵使未能恢復土宇,岂可不自爱重而怖惧屈服,以貽天下后世之讥哉!”王闿运《陈景雍传》:“景雍
- 9.
惛愦释义: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又 倀 年且九十,足以惛憒,义当自引,以避贤路。”《红楼梦》第九六回:“寳玉 失玉以后,神志惛憒,医药无效。”
- 10.
擢发抽肠释义:擢:拔。拔下头发,抽出肚肠。形容自引罪责,表示悔恨,以求宽恕。
- 11.
漂漂释义:⒈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⒉漂浮,浮动。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唐 陆龟蒙《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⒊漂泊。唐 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⒋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汉 贾谊《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⒌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汉 司马相如《
- 12.
转引释义:⒈引自引用原文的另一材料⒉转引《人民日报》社论
- 13.
駡阵释义:⒈在阵前叫骂,以激怒敌方应战。《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深夜不必盘名姓,僕是去年骂阵人。”《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谭 与 郭图 再议进兵,令 岑璧 为将,领兵前来,尚 自引兵出 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璧 出駡阵。”⒉引申指当面骂人。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他最怕打架,因为怕打架,所以他的‘批评’才永远是偷偷摸摸的咒骂他所嫉妒的人,而不敢堂堂正正的骂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