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所 [yù suǒ]
1. 居住的处所。
英[residence; abode; dwelling place;]
寓所 引证解释
⒈ 居住的处所。
引《水浒传》第一〇八回:“宋江 亲自到 萧壮士 寓所,特地拜望。”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匡超人 在寓所还批了文章才睡。”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我曾经发生过辞职的念头,有三个整天躲在 珞珈山 的寓所里,没有上厅去办公。”
国语词典
寓所 [yù suǒ]
⒈ 住所。
引《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恬逸因缺少盘缠,没处寻寓所住,每日里拿著八个钱买四个吊桶底作两顿吃。」
近住处
寓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榻释义:借人床榻睡觉。犹借宿。宋 秦观《寄题赵侯澄碧轩》诗:“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金 元好问《外家南寺》诗:“白头来往人间徧,依旧僧窗借榻眠。”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余年十八,受知于 浙 督 程 公 元章,送入 万松书院 肄业,离家二十里,夜不能归,輒借榻 湖州 沉谦之、永之 寓所。”
- 2.
卷面释义:⒈一种制成短条并包卷成圆筒状的干面条。 ⒉卷宗的封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释卷案》:“俱先后依次,粘连成卷,上用卷面,待审。”⒊试卷的封面。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作《定安策》,凡二千二百八十一字,録於卷面,注里居寓所。”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棘闱志异》“严十三 言其秋试时”葵园主人 兰岩氏 注:“乾隆 丙子科,顺天 乡试,有大书于卷面者,曰 黄四姑娘 开拆,见蓝榜。”⒋指答卷的外观。《上海市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作文要求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注意格式。
- 3.
寓庐释义:寓所;居室。 清 俞樾《<七侠五义>序》:“往年 潘郑盦 尚书奉讳家居,与余 吴下 寓庐相距甚近,时相过从。”陈衍《<沉乙盦诗>序》:“寓庐相密邇,有作必相夸示。”王闿运《影山草堂铭》:“谈者妄以天地为寓庐,等身世为过客。”
- 4.
寓第释义:府第,寓所。
- 5.
尊寓释义:对人寓所的敬称。
- 6.
游寓释义:⒈游历寄居。 明 文徵明《题吴仲仁春游诗卷后》:“余惟 吴 中山水深秀,自昔多文人游寓。”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南镇 禹穴 阳明洞 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至治之世,士在公孤;小康之世,士在僚采;倾危之世,士在游寓;乱亡之世,士在阿谷。”⒉寓居他乡。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今年游寓独游 秦,愁思看春不当春。”唐 李颀《送乔琳》诗:“阳羡 风流地,沧江游寓人。”
- 7.
琐琐释义:⒈亦作“璅璅”。犹惢惢,疑虑不定。《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李镜池 通义:“琐琐,是惢惢的假借,三心两意,疑虑不一。《説文》:‘惢,心疑也,众三心,凡惢之属,皆从惢。读若<易>:旅琐琐。’……这是説商人多疑,离开寓所,反而闯祸。”⒉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郑玄 笺:“琐琐姻亚,妻党之小人。”高亨 注:“琐琐,卑微渺小貌。”晋 习凿齿《与弟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传》:“浩 曰:‘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
- 8.
相公堂子释义:旧时男妓寓所的俗称。《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 是懂得相公堂子规矩的。”《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就是打听你的这位 卢给事,五年前头,也是一天到晚长在相公堂子里的。”
- 9.
进奏院释义:唐 宋 时官署名。唐 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宋 初沿 唐 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南宋 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元 代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大驾初驻蹕 临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輳,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好事者取以为对曰:‘鈐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勑令所。’”《文献通考·职官十四》:“唐 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
- 10.
邸寓释义:府宅;寓所。 明 史玄《旧京遗事》:“街前后有 铁匠、手帕 等衚衕,皆诸曹邸寓。”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辛未会试,黄崑圃 先生邀新进士至邸寓,会同年,赋诗饮酒,輦下称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