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咸平 咸平的意思
xiánpíng

咸平

简体咸平
繁体
拼音xián píng
注音ㄒ一ㄢˊ ㄆ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án,(1) 〈书〉全,都。【组词】:咸受其益。老少咸宜。(2)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组词】:咸味。咸盐。咸水湖。(3) 用盐腌制的。【组词】:咸肉。咸鱼。(4)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兌上。(5) 姓。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基本含义

平和安定,没有争执纷争。

咸平的意思

咸平 [xián píng]

1. 和平;太平。

咸平 引证解释

⒈ 和平;太平。

《宋史·乐志七》:“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咸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制释义: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宋史·真宗纪一》:“﹝ 咸平 元年十月﹞丙午,许羣臣著述诣閤献,令两制銓简。”明 宋濂《大明故资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铭》:“章 为东南著姓,自 五季 以迄于 宋 代多显者,内则两制八座,外则州牧邑宰,皆未尝无其人。”参阅 宋 赵昇《朝野类要·两制》。
    • 2.
      云管释义:有云状纹饰的管乐器。 唐 宋之问《奉和幸神皋亭应制》:“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诗:“云管飘梅吹,蜺旌错鸟章。”
    • 3.
      互扇释义:互相吹嘘。《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闻朝廷中有结交朋党、互扇虚誉、速求进用者。”
    • 4.
      从臣释义: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唐 宋之问《松山岭应制》诗:“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从臣沙苑马,卫士羽林枪。”明 刘基《赠杜安道》诗:“当时从臣皆俊良,近侍共推 徐 与 杜。”清 沉初《西清笔记·文献纪》:“先是内廷三品以上皆穿红衣,仿御前从臣之例。”
    • 5.
      代还释义:⒈指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新唐书·朱敬则传》:“侍御史 冉祖雍 诬奏与 王同晈 善,贬 涪州 刺史。既明其非罪,改 庐州。代还,无 淮南 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宋史·真宗纪二》:“丁巳,詔:诸路转运使代还日,在任兴除利害,升黜能否,凡所经画事悉条上以闻。”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张咏 ﹞ 咸平 二年以工部侍郎知 杭州 ……四年,州民诣闕献《土星图》一,银百两,乞留知州。詔仍还其银,而奬諭 咏,竟以代还。”⒉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 6.
      保捷释义:宋 代禁军之称。宋 高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保捷》:“咸平 四年九月,詔 陕西 缘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名保捷。”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求 曰:陕西 缘边,计一岁费七十贯钱养一保捷。”
    • 7.
      借留释义: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唐 白居易《乔弁可巴州刺史制》:“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借寇”。
    • 8.
      兴行释义:⒈因受感发起而实行。《孝经·三才》:“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於德义,而民兴行。”《汉书·元帝纪》:“五年春三月,詔曰:‘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⒉盛行;使之盛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上好俭则国有餘财,下不僭则家有餘资,自然廉让兴行,盗贼鲜少。”鲁迅《花边文学·法令和歌剧》:“既积无量之福,又极视听之娱,现在未来,都有好处,这是向来兴行佛事的号召的力量
    • 9.
      冱寒释义:⒈闭寒。 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杜预 注:“冱,闭也。”孔颖达 疏:“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宋 范仲淹《邓州谢上表》:“臣以患肺久深,每秋必发,求去冱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庶近医药,存养晚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杨延朗 集丁壮护守,时冱寒,延朗 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不可攻,辽 师解去。”⒉沍寒:寒气凝结。谓极为寒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沍寒,於是乎取之。”沍,一本作“冱”。三国 魏
    • 10.
      千钧释义: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乌获 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纪事二十二韵》:“千钧寧觉重,七札岂曾妨。”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这念头一起,就是千钧之力也收它不住。”
    • 11.
      占谢释义:当面致词道谢。 《晋书·何劭传》:“劭 雅有姿望……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南史·谢颢传》:“﹝ 谢顥 ﹞诣 齐高帝 自占谢,言辞清丽。”《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礼部侍郎 杨徽之,以衰疾求解职……及占谢,便殿命坐,劳问久之。”
    • 12.
      叨第释义:及第的谦词。《古今类事》卷七引 宋 钱易《洞微志·钱公自述》:“咸平 二年方叨第,时已三十二矣。”明 叶盛《水东日记·圭斋题彭氏程文》:“此外惟论十数通,表二十餘道耳。乙丑叨第后即为人持去,无一存者。”
    • 13.
      周镐释义:周 都 镐京。泛指京城。宋 杨亿《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周 镐 欢麀鹿,虞《韶》集凤凰。”
    • 14.
      和药释义:调制药物;调和药物。《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季子 和药而饮之。”北周 庾信《仙山》诗:“金灶新和药,银臺旧聚神。”《宋史·曹彬传》:“咸平 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
    • 15.
      图书府释义:⒈国家藏书的地方。《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唐 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⒉宋 借指秘书监。《宋史·杨徽之传》:“咸平 初,加礼部侍郎。二年春,以衰疾求解近职,改兵部,仍兼祕书监。入谢。命坐,劳之曰:‘图书之府,清净无事,俾卿得以养性也。’”
    • 16.
      堕圮释义:毁坏;倒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今 江、淮 诸郡,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清 褚人穫《坚瓠十集·檄霸王》:“七庙堕圮,万姓屠原。”
    • 17.
      堙郁释义:⒈郁结;抑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鬱兮其谁语?”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不意璅璅者,復以病执事,此诚私心痛之,堙鬱汹涌,不知所发,常以自憾。”宋 欧阳修《送杨寘序》:“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⒉窒塞;不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去年 灵州 之役,关西 民无辜而死者十五万餘,咎将谁执!此政化堙鬱之大者也。”
    • 18.
      太清楼释义:北宋 宫内楼名。 为宴近臣宗室之所。真宗 咸平 三年诏三馆写四部书各一本置于此,以便观览。参阅 宋 王应麟《玉海》卷一六四。
    • 19.
      孝恪释义:孝顺而恭谨。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左卫上将军 信国公 元祐,孝恪敏悟,帝所钟爱。”
    • 20.
      宪秩释义:御史的职位。唐 元稹《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诚在将军;奬飞驰之劳,宜加宪秩。”《旧唐书·孔纬传》:“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虽六飞奔迫,而咫尺天颜,累詔追徵,皆无承禀,非臣子之义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三院御史二十一人,中曾有贪猥过犯者,不得令在宪秩,可改授他官。”

咸平(xianp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咸平是什么意思 咸平读音 怎么读 咸平,拼音是xián píng,咸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咸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