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请 [yán qǐng]
1. 邀请;招请。
英[send for; employ;]
延请 引证解释
⒈ 邀请;招请。
引《东观汉记·光武纪》:“杜长威 持节诣军门,帝遣棨戟迎,延请入军。”
《后汉书·逸民传·庞公》:“荆州 刺史 刘表 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又开了几家店铺,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国语词典
延请 [yán qǐng]
⒈ 招请、聘请。
引《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胜之开合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
延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做佛事释义:延请和尚礼佛诵经。
- 2.
平安醮释义:旧时为一般祈福消灾举行的“打醮”仪式,与因病或因丧事延请僧道诵经祈祷的“打醮”有别。
- 3.
应佛僧释义: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延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幢幡。
- 4.
延接释义:延请接纳。
- 5.
延望释义:⒈引颈远望。⒉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⒊延请探望。
- 6.
延访释义:yán fǎng,ㄧㄢˊ ㄈㄤˇ,延请求教;请教。
- 7.
延请释义:请人担任工作(多指临时的):延请律师。延请家庭教师。
- 8.
延迎释义:延请迎接。
- 9.
忏事释义:指延请僧道为亡灵祈祷之事。
- 10.
抠请释义:抠衣延请。
- 11.
披云释义:⒈拨开云层。汉 徐干《中论·审大臣》:“文王 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三国 魏 嵇康《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 披云而下坠。”明 文徵明《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 玄度,安得披云见 士龙。”按,士龙 为 晋 陆云 字,云间 人。因曾自称“云间 陆士龙”,故云。⒉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佇望披云。”⒊冲霄。亦以喻得志。唐 薛逢《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
- 12.
招延释义:⒈招请,延请。⒉招致;求取。
- 13.
招礼释义:延请礼遇。
- 14.
推致释义:⒈推荐延请。⒉推求极致。
- 15.
搭醮释义:在别人延请道士设坛打醮时附搭一份。清 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今乃乙酉年七月十五日,广延道众,大建经坛,要与先帝修斋追荐;恰好 南京 一个老赞礼,约些村中父老,也来搭醮。”
- 16.
普请释义:⒈普遍延请。⒉佛教语。谓集众。⒊指唐怀海禅师倡立的集合僧众集体劳作的农禅制度。
- 17.
登延释义:引进,延请。
- 18.
角技释义:比赛技艺。明 张凤翼《红拂记·仗策渡江》:“我自有屠龙剑,钓鰲鉤,射鵰宝弓,又何须弄毛锥角技冰虫。”清 无名氏《柳轩丛谈·江君辅》:“婺源 江君辅,幼工弈,称国手,年十七,忽一人扣户,称 江 北某家延请角技,君辅 襆被随之往。”清 秦松龄《过百龄传》:“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林符卿)谓 百龄 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博诸先生欢。’”
- 19.
赏接释义:赏识并延请。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明帝 甚加赏接,於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 地有沙门之始也。”宋 洪迈《容斋三笔·杜诗命意》:“按 杜 之旨,本谓技艺倡优,不应蒙人主顾眄赏接,然使政化如水,皇恩若神,为治大要,既无可损,则时时用此辈,亦亡害也。”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时余以纔逾弱冠之青年,掉鞅文坛,略有声誉,宜为 梦坡 所赏接。”
- 20.
迎延释义:延请,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