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鬼道 鬼道的意思
guǐdào

鬼道

简体鬼道
繁体
拼音guǐ dào
注音ㄍㄨㄟ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ǐ,(1)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组词】:鬼魂。鬼魅。鬼蜮(①鬼怪;②阴险害人的)。(2) 阴险,不光明。【组词】:鬼话。鬼黠。鬼胎。(3)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组词】: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4)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组词】:鬼天气。(5)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组词】:鬼精灵。(6) 表示爱昵的称呼。【组词】:小鬼。机灵鬼。(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邪门歪道、邪恶的行为或观念。

鬼道的意思

鬼道 [guǐ dào]

1. 鬼神邪说。

2. 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3. 佛教六道之一,饿鬼道的简称。

5. 方言。机灵。

鬼道 引证解释

鬼道邪说。

《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鲁 遂据 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好鬼道,有言 汉高祖庙 夜閲兵,人马流汗, 勛 日往请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人事不修,群趋鬼道,所谓国将亡听命于神者哉!”

⒉ 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 太一 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司马贞 索隐:“司马彪 《续汉书·祭祀志》云:‘坛有九陛,通道以为门。’又《三辅黄图》云:‘上帝坛八觚,神道八通,广三十步。’”

⒊ 佛教六道之一,饿鬼道的简称。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 计氏 ﹞於 景泰 三年六月初八日失记的时自经身故。诚恐沉沦夜海,未出人天;久絶明期,尚羈鬼道。”

⒋ 方言。机灵。

老舍 《小坡的生日》十:“遮眼的更鬼道,忽然一回身,把后面的小猴,一下捏在地上。”


国语词典

鬼道 [guǐ dào]

⒈ 邪门法术。

《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⒉ 鬼神所走的路。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⒊ 佛教六道之一。指夜叉、罗刹、饿鬼等。


鬼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恶释义:⒈指暴、虐、颇(不正)三种恶劣的品性。《左传·昭公十四年》:“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杜预 注:“三恶:暴、虐、颇也。”⒉即三恶道。《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堕於三恶。”宋 范仲淹《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序》:“使群魔三恶,不起於心,万法诸缘,同归於善。”原注:“三恶,即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 2.
      三恶道释义:佛教谓六道轮迴中作恶业者受生的三个去处。即:造上品十恶业者堕入的地狱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入的饿鬼道;造下品十恶业者堕入的畜生道。
    • 3.
      三途释义:⒈亦作“三涂”。佛教语。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⒉指封建时代取得官职的三条途径:举荐、征辟、科甲。
    • 4.
      六道释义:⒈谓耳、目、鼻、口及下体之前后二孔。⒉佛教语。谓众生轮迴的六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 5.
      六道轮回释义: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 6.
      厌魅释义:亦作“厌媚”。 谓用迷信方法祈铸鬼神以迷惑或伤害别人。《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又好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 后主。”《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叔坚 既失恩,心不自安,乃为厌媚,醮日月以求福。”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韦庶人 之全盛日……专行厌魅,平王 诛之。”《辽史·列女传·耶律奴妻萧氏》:“尝与娣姒会,争言厌魅以取夫宠。”《元典章·刑部三·厌镇》:“王鹏举 因与 马闍闍 通姦,有 刘显 引领前去 冯珪 处,厌魅 马闍闍 夫 耿天祐,欲令身死。”
    • 7.
      天道释义:⒈中国古代哲学名词。指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唯心主义认为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唯物主义认为这是不体现任何意志的自然现象。⒉佛教六道之一。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 8.
      玄都释义:⒈古诸侯国名。 《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 以亡。”《竹书纪年》卷上:“﹝ 帝舜 有虞氏 ﹞四十二年,玄都氏 来朝,贡宝玉。”⒉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玄洲》:“上有大 玄都,仙伯 真公 所治。”晋 葛洪《枕中书》:“《真记》曰:玄都 玉京 七宝山,週迴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上七宝宫,宫内七宝臺,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 盘古真人 元始天尊 太元圣母 所治。”唐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 玄都 閟,凭高禁御长。”明 陈
    • 9.
      盂兰盆释义:⒈意译为救倒悬。 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⒊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 10.
      米道释义:即五斗米道。晋 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汉 末,沛国 张陵 学道於 蜀 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 死,子 衡 传其业;衡 死,子 鲁 传其业…… 初平 中,﹝ 益州 牧 刘焉 ﹞以 鲁 为督义司马,住 汉中,断谷道。鲁 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巴 汉 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参见“五斗米道”。
    • 11.
      鬼趣释义:⒈即鬼道,佛教六道之一。 ⒉鬼界之气氛。⒊谓崇尚怪谲的志趣。
    • 12.
      鬼道释义:⒈鬼道邪说。《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玄都 以亡。”《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鲁 遂据 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好鬼道,有言 汉高祖庙 夜閲兵,人马流汗,勛 日往请命。”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人事不修,群趋鬼道,所谓国将亡听命于神者哉!”⒉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 太一 东南郊

鬼道(gui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鬼道是什么意思 鬼道读音 怎么读 鬼道,拼音是guǐ dào,鬼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鬼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