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劳 [yōu láo]
1. 忧患劳苦。
英[with grievance and toil;]
忧劳 引证解释
⒈ 忧患劳苦;忧虑劳苦。
引《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忧劳於上,台鼎顰顣於下,临深履薄,惧祸之及。”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且人生苟为数十年之生活计,则其维持此生活亦易易耳。曷为其忧劳之度,倍蓰而未有已?”
国语词典
忧劳 [yōu láo]
⒈ 忧愁劳苦。
引《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
唐·白居易〈与僧智如夜话〉诗:「忧劳缘智巧,自喜百无能。」
忧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劳释义:⒈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⒉中医学名词。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 2.
公衮释义:⒈上公之命服。 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⒉指三公一类的显职。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宋 王安石《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 3.
宁息释义:⒈谓安宁;平静。《史记·秦始皇本纪》:“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復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寧息,岂不难哉!”宋 范仲淹《陈乞邠州状》:“俟三二年间,边事寧息,攻守有备,儻圣恩未移,用臣未晚。”茅盾《子夜》十八:“午后天气很热,四小姐在房里就象火烧砖头上的蚯蚓似的没有片刻的宁息。”⒉安定休息。《汉书·哀帝纪》:“朕获保宗庙,不明不敏,宿夜忧劳,未皇寧息。”《晋书·宣帝纪》:“吾於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寧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其徒苦行,昼夜精勤,不遑寧息。”
- 4.
宵旰忧勤释义:形容勤于政事。 同“宵旰忧劳”
- 5.
宵旰焦劳释义:形容勤于政事。 同“宵旰忧劳”
- 6.
寒年释义:寒冷的年月。 《南史·刘訏传》:“訏 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 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纊。”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林鹿庵 好客,虽处忧劳况瘁中,遇良友至,则大喜。尝谓人曰:‘友者,俭岁之粱肉,寒年之纤纊也。’”
- 7.
忧公无私释义:一心忧劳国事,不顾及私利。
- 8.
忧国忘思释义:忧劳国事,不老虎个人私事。
- 9.
忧国忘身释义:忧劳国事,不顾个人安危得失。
- 10.
忧国忘私释义:忧劳国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 11.
忧国释义:为国事而忧劳。
- 12.
恤功释义:⒈谓忧劳民事。 ⒉泛指勤劳于事。
- 13.
恤劳释义:忧劳。
- 14.
惕惕释义:忧劳;恐惧。
- 15.
慱慱释义:⒈忧劳貌;忧思貌。 ⒉犹区区。小貌。
- 16.
焦勤释义:忧劳。
- 17.
赪尾释义:⒈亦作“頳尾”。 赤色的鱼尾。晋 张协《七命》:“范公 之鳞,出自 九溪,頳尾丹鳃,紫翼青鬐。”⒉借指鱼。宋 徐铉《和御制夏日垂钓作》:“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飜素荇香。”宋 梅尧臣《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诗:“青蓑潭上老赬尾,网中鱼买作秋盘。”⒊《诗·周南·汝坟》:“魴鱼赬尾,王室如燬。”毛 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赬尾”指忧劳,劳苦。唐 罗隐《西京崇德里居》诗:“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 长安 ……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閒人把钓竿。”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