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容 [qǔ róng]
1. 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
取容 引证解释
⒈ 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
引《吕氏春秋·似顺》:“夫顺令以取容者,众能之,而况 鐸(尹鐸 )歟?”
高诱 注:“容,説(悦)也。”
《新唐书·文艺传下·崔元翰》:“﹝ 元翰 ﹞性刚褊,不能取容於时,孤特自恃。”
清 洪昇 《长生殿·献饭》:“不料 姚(姚崇 )、 宋(宋璟 )亡后,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
国语词典
取容 [qǔ róng]
⒈ 讨好他人以求容身。
引《汉书·卷五十·张释之传》:「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如此矣。」
取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不取容释义: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 2.
偷合苟从释义:指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 3.
取合释义:犹取容。
- 4.
容和释义:谓曲意苟合以取容。
- 5.
容悦释义:谓曲意逢迎,以取悦于上。《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赵岐 注:“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朱熹 集注:“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后汉书·陈蕃传》:“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諫,则容悦也。”唐 韩愈《上留守郑相公启》:“以为事大君子当以道,不宜苟且求容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至於论事苟取容悦,偷为一切之计,人主将何便於此!”清 钱谦益《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思得秉正守义之人,以几疏秽镇浮之效。士多容悦,此风寂寥。”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
- 6.
崩腾释义:⒈奔腾。 唐 张籍《废居行》:“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难唯空宅。”宋 苏辙《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二折:“你道是善相持,能相竞,用不着喒军马崩腾,武艺纵横。”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 笑曰:‘海风引舟,亦可作一调否?’十娘 曰:‘可。’即按絃挑动,若有旧谱,意调崩腾;静会之,如身仍在舟中,为颶风所摆簸。”⒉奔走,奔波。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且当竹柏其行,使岁寒而无改也。何有便当崩腾竞逐其闒茸之徒,以取容於若曹邪?”唐 高适《送蔡
- 7.
建德释义:⒈谓建立德行或功业。《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当是时,翦 为宿将,始皇 师之,然不能辅 秦 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汉 班固《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麤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⒉指建立的功业。《史记·平準书》:“朕闻 五帝 之教不相復而治,禹 汤 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天子建德,重规叠矩。”⒊谓立有德者为诸侯。《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杜预 注:“立有德以为诸侯。”⒋刚健之德。建,通“健”
- 8.
持容释义:谓欲保持官位而取容于人主。
- 9.
持禄取容释义:持:拿;禄:薪俸;取容:取悦。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
- 10.
挠直为曲释义:将直的拗成弯的。 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11.
攻难守易释义:比喻坚守比攻取容易。
- 12.
方贞释义:方正;正直。 语本《易坤》:“柔顺利贞……至静而德方。”《汉书·扬雄传上》:“正皇天之清则兮,度后土之方贞。”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 13.
朴愚释义:⒈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宋 司马光《答周源同年书》:“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⒉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宋 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清 龚自珍《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 14.
朴鲁释义:⒈朴实鲁钝。亦用为谦词。《释名·释州国》:“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宋 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性资朴鲁,久叨宠荣,每惧满盈,弗克负荷。”《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而浮伪之徒……外示恬默,中实奔竞,外示朴鲁,中实姦猾。”⒉朴实鲁钝。有时用为自称谦词。《隋书·地理志中》:“东莱 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宋 苏轼《与迈求亲启》:“某长子 迈,天资朴鲁。”明 唐顺之《廷试策》:“纪纲弗振,则憸邪者或以矫饰取容,循良者或以朴鲁见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缘翁盛德,乃敢遽陈朴鲁:僕
- 15.
浮沈释义:⒈亦作“浮沉”。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⒉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唐 李绅《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艾青《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⒊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宋 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清 龚自珍《对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
- 16.
瘖默释义:犹缄默。 闭口不言。唐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读《周易·困》卦,至‘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往復益喜……用是更乐瘖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復致意。”宋 苏辙《次韵子瞻见寄》:“年来效瘖默,世事慵讥评。”宋 李纲《贴黄》:“臣伏以暴水之灾,理不虚发;然在廷之臣,瘖默取容,无肯奏知陛下,以克谨天地告戒之意者,不胜愤懣。”
- 17.
矜奋释义:⒈以勇气自恃;骄傲自大。 《管子·形势》:“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汉书·晁错传》:“矜奋自贤,羣臣恐諛。”⒉武勇,果敢。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徵》:“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⒊振奋;勉励。唐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柳侯 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士尝毁廉耻以负累於世矣,则其偷惰取容之意起,而矜奋自强之心息。”清 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自是以后,为男子者率以妇人之失节为羞,而憎且贱之。此妇人
- 18.
舆金辇璧释义:用车载运金玉宝货。清 唐孙华《客有作诗讥魏武者辄亦效颦题四绝句》之二:“携养当年市国权,舆金輦璧费攀缘。”《后汉书·陈龟传》:“故 古公 仗策,其民五倍;文王 西伯,天下归之。岂復舆金輦宝,以为民惠乎?”《南齐书·江谧传》:“阿諛内外,货赂公行,咎盈宪简,戾彰朝听,舆金輦宝,取容近习。”
- 19.
苟合取容释义:苟且迎合,取悦于人。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苟合:无原则地附合。
- 20.
苟容释义:屈从附和以取容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