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诗笺 诗笺的意思
shījiān

诗笺

简体诗笺
繁体詩箋
拼音shī jiān
注音ㄕ ㄐ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ī,(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组词】: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jiān,(1) 注释。【组词】:笺注。(2)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组词】:便笺。信笺。(3) 书信。【组词】:笺札。笺牍。华笺。(4)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组词】: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基本含义

(1).亦作“ 诗牋 ”。写上诗的笺纸;供写诗的笺纸。 清 孔尚任 《再题东原草堂并谢留饭》诗:“花朵萧疎簷不碍,诗牋狼籍壁难容。” 清 黄遵宪 《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诗:“索和诗笺停玉版,判依文稿阁牙籤。” 鲁迅 《集外集拾遗·<北平笺谱>序》:“不久復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2).本指 汉 郑玄 为《毛诗》作的笺注。后泛指为诗集作的笺注。 宋 蔡梦弼 有《杜工部草堂诗笺》。

诗笺的意思

诗笺 [shī jiān]

1. 见“诗笺”。

诗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诗牋”。写上诗的笺纸;供写诗的笺纸。

清 孔尚任 《再题东原草堂并谢留饭》诗:“花朵萧疎簷不碍,诗牋狼籍壁难容。”
清 黄遵宪 《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诗:“索和诗笺停玉版,判依文稿阁牙籤。”
鲁迅 《集外集拾遗·<北平笺谱>序》:“不久復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⒉ 本指 汉 郑玄 为《毛诗》作的笺注。后泛指为诗集作的笺注。 宋 蔡梦弼 有《杜工部草堂诗笺》。


国语词典

诗笺 [shī jiān]

⒈ 东汉郑玄所作的毛诗笺

⒉ 用来写诗的纸张。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衙门内搜出你的诗笺,上面一派阿谀的话头,是你被他买嘱了做的。」


诗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香笺释义: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 2.
      伤春悲秋释义:出自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形容多愁善感。
    • 3.
      劝酬释义:亦作“劝酧”。谓互相劝酒,敬酒。《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薛嬪 有宠於帝,久之,帝忽思其与 岳 通,无故斩首,藏之於怀,出 东山 宴饮。劝酬始合,忽探出其首,投於柈上……一座大惊。”《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坐中劝酧极至,语杂极至。”《天雨花》第二二回:“与君难诉离群恨,但和诗笺抵劝酬。”
    • 4.
      吟箧释义:装诗笺的小箱。
    • 5.
      子母笺释义:谓诗笺彼此酬和往复,犹如青蚨钱之去而复来,因称“子母笺”。
    • 6.
      彩笺释义:⒈亦作“彩牋”。⒉借指诗笺或书信。
    • 7.
      类出释义:⒈分别列出。 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在 天圣 承平日,员少闕多,銓部类出见次,士大夫乐从远宦。”⒉大多出自。鲁迅《<北平笺谱>广告》:“三十年来,诗笺之製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復颇精工。”
    • 8.
      衍波笺释义:诗笺名。
    • 9.
      长笺释义:长的信笺或诗笺。
    • 10.
      香笺释义: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诗笺(shi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诗笺是什么意思 诗笺读音 怎么读 诗笺,拼音是shī jiān,诗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诗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