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 [sòng jiāo]
1. 将东西送去以便于使用、研究。
例将手稿送交出版者。
英[hand over; deliver;]
送交 引证解释
⒈ 呈送交给。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差俺捧着印牌前来送交,就请他进城筵宴。”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六:“兴旺 就下命令把他捆起来送交政权机关处理。”
国语词典
送交 [sòng jiāo]
⒈ 移送递交。
例如:「收发室将来文登记分类后,送交相关单位办理。」
送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者施行释义:谓朝廷法令送交主管部门执行。
- 2.
参审释义:⒈参加(对犯罪嫌疑人等的)审讯或审理。 ⒉送交方案、作品等参加审查或审定:参审项目。
- 3.
呈上释义:呈递--下级向上级送交文件等时用语。
- 4.
归勘释义:送交有关部门审问。
- 5.
扭送释义:揪住违法犯罪分子送交司法机关。
- 6.
抄件释义:送交有关单位参考的文件(多指复制的上级所发的文件)。
- 7.
抄送释义:把原件抄录或复制后的副本送交给有关部门或人员。
- 8.
投稿释义:把稿子送交报刊编辑部、出版社等,要求发表或出版:欢迎投稿。 他曾给报纸投过几次稿。
- 9.
报送释义:报告并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报送职称评审材料。 报送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 10.
抵押品释义:⒈被提交或被作为履行某项法律义务的保证的某物,通常指未履行法律事务时可加以没收之物。 ⒉作为借款抵押而送交他人的东西。⒊表示作为担保的人或物是最后可以赎回的。
- 11.
授爵释义:⒈以杯爵送交对方。⒉授予爵位。
- 12.
红本释义:⒈明 代宦官 刘瑾 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 刘瑾,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明史·宦官传一·刘瑾》:“章奏先具红揭投 瑾,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 刘太监 而不名。”⒉清 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清 龚自珍《上海张青琱文集序》:“嘉庆 二十一年,治河方略馆内阁,借 顺治 朝及 康熙 初红本备考核,馆不戒於火,红本燬,嗣是内阁求 顺治 典故难。”清 昭槤《啸亭续录·批本处》:“凡本章,大学士票拟上,经上批览毕,
- 13.
致聘释义:⒈送交定亲礼品。⒉征聘。
- 14.
解交释义:⒈汉代百官交拜之礼。 官员调任对拜而去,称“解交”。⒉解送交纳。
- 15.
誊缮释义:指科举考试的送批阅的试卷。因试卷必经誊录生誊录缮写后才能送交考官,故称。
- 16.
誊録所释义:誊录院下属的具体办事机构。 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试卷,以誊本送交考官评阅。
- 17.
送交释义:送去并交付:简历已送交用人单位。
- 18.
送勘释义:谓送交官府查问。
- 19.
送卷头释义:科举考试中一种舞弊行为。 清 代参加殿试的进士,抄录预拟策首的文句,送交有关阅卷大臣,以图赏识,并俾便识别,谓之“送卷头”,以诗送览者称“送诗篇”。清 赵翼《簷曝杂记·殿试送卷头》:“殿试前,有才之士例须奔竞,以所拟对策首三十餘行,先缮写送诸公之门。卷内有当切题处固不能预拟,而颂圣数语则不拘何题皆可通用也。谓之‘送卷头’。延揽者即以是默识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转眼復试朝考已过,紧接着殿试……怎奈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凡那些送字样子、送诗篇儿这些门路皆不晓得去作;自己又年届五旬,那殿试卷子作的虽然议论
- 20.
送呈释义:送交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