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公 马公的意思
gōng

马公

简体马公
繁体馬公
拼音mǎ gōng
注音ㄇㄚˇ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指人心直口快,直言不讳,不拐弯抹角。

马公的意思

马公 [mǎ gōng]

1. 公马。神名。

马公 引证解释

⒈ 公马。

清 蔡奭 《官话汇解·禽兽鱼虫》:“马公:儿骚。”

⒉ 神名。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八:“巫覡家私祀 马公,见 明 钱希言 《獪园淫祀类》,云 苏州 花筵中以插花 马公 为 五郎 部下伤官,巫祝称为 马总管,俗呼 马阿公,别设矮席,先祀之,匆匆送去,肰后登謌。相传 马阿公,葑门 人,名 福,以卖菱为业,每晨担菱出 閶门,过 宋相公 祠,必择一双为供。后与人争担不胜,登 灭渡桥 投水死,适 宋相公 神舟至此,因收作帐前驱使。是则其事本出 吴 中,巫家私相尊奉,遂及吾地,且为立庙,宜有司之禁止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马公宋相》:“或云 马公、宋相 俱是 五通神 部下伤官, 汤文正公 灭燬淫祀时……惟 马公、宋相 两像,终不能动,问是何神,庙祝诡以财神对,乃释之,至今乡人犹存其祀。”


马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正教释义:也叫正教、希腊正教。基督宗教的一派。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会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 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后者自称正教,意为正宗的教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欧。
    • 2.
      亲接释义:⒈亲近接待;接近。《后汉书·伏隆传》:“建武 二年,诣 怀 宫,光武 甚亲接之。”《后汉书·宦者传序》:“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宪 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⒉亲耳所闻,或亲眼所见。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郡督 马公 谓长史 李京之 ﹞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 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此则故交 元丹 亲接斯议。”
    • 3.
      伤官释义:⒈迷信谓鬼神的差役。 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马公宋相》:“或云 马公、宋相 俱是五通神部下伤官。”⒉旧时按年辰八字推算命运所用的术语。谓八字中犯此,将不利本主。《红楼梦》第八六回:“老爷和众人説:‘不管他错不错,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説:‘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内有伤官、败财。’”
    • 4.
      信顺释义:⒈忠信而顺从。⒉谓诚信不欺,顺应物理。语出《易·繫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於信顺乎!”唐柳宗元《零陵郡复乳穴记》:“今吾刺史令明而志洁,先赖而后力,欺诬屏息,信顺休洽,吾以是诚告焉。”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今二圣躬信顺以先天下,而用司马公以致天下士,应是三德矣。”⒊真实而通达。
    • 5.
      北府释义:⒈东晋 建都 建康(今 江苏省 南京市),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今 江苏 扬州市),故称军府曰北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 拜北府。”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晋氏 南迁,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唐 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清 吴伟业《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⒉北府兵的略称。《晋书·桓玄传》:“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辅国将军
    • 6.
      基督教释义:⒈即基督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原为犹太教一宗派。信奉上帝(或称天主)和救世主耶稣,以犹太教经典作为《旧约全书》,基督教会编纂的经典作为《新约全书》,合称《圣经》。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1—2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4世纪被定为国教。在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合称新教。欧洲国家向外殖民扩张时,传到亚洲、美洲。按其信仰人数和地域分布情况,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⒉在许多
    • 7.
      天主教释义:也叫罗马公教、加特力教。基督宗教的一派。中世纪时在西欧占统治地位。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丧失了对一些国家的影响,被称为旧教。
    • 8.
      新教释义:基督宗教的一派。 在中国通称基督教或耶稣教。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脱离罗马公教而产生的各教派的统称。现主要分布于北美、西欧和大洋洲。
    • 9.
      盗臣释义:⒈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郑玄 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新唐书·食货志一》:“盗臣诚可恶,然一人之害尔。聚敛之臣用,则经常之法坏,而天下不胜其弊矣。”⒉叛臣;簒夺之臣。唐 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马公行状》:“﹝ 建中 四年﹞冬十月,盗臣窃发,鑾輅狩于近郊。”宋 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一:“昭宗 亲兵既尽,朱温 羽翼已就,行密 辈崎嶇於一邦,初务养练,不能遽成,此内外俱轻,盗臣得志之患也。”明 方孝孺《春秋
    • 10.
      蚍蜉援释义: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清 赵翼《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清 唐孙华《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 11.
      蛇蟠蚓结释义:比喻互相勾结。明 宋濂《题司马公手帖後》:“當是時,章惇、蔡確、黄履、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 12.
      覰边释义: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宋 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碑》:“公至 延州,羌 方以兵覷边。”
    • 13.
      觑边释义: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宋 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碑》:“公至 延州,羌 方以兵覷边。”
    • 14.
      钻天令释义:谓升为高官。语本 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北京 留守 王宣徽 洛中 园宅尤胜,中堂七间,上起高楼,更为华侈。司马公 在陋巷,所居才能芘风雨;又作地室,常读书於其中。洛 人戏云:‘王 家钻天,司马 家入地。’”宋 刘克庄《念奴娇·壬寅生日》词:“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马公(ma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公是什么意思 马公读音 怎么读 马公,拼音是mǎ gōng,马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