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德 [jiǎn dé]
1. 俭约的品德。
俭德 引证解释
⒈ 俭约的品德。
引《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
孔颖达 疏:“言君子於此否塞之时,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
《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孔 传:“言当以俭为德,思长世之谋。”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李东阳 《春雨堂稿序》:“先生之俭德雅操,清心寡欲,名满天下。”
俭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名释义:不直呼其名,表示优礼或尊重之意。《后汉书·梁冀传》:“冀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謁赞不名。”《隋书·恭帝纪》:“﹝ 义寧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 唐王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凡朝会赞拜,则曰某官某;不名,亦殊礼也。”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公(魏文清)清风俭德,至今乡里犹称道勿衰,呼为 魏老尚书 而不名。”
- 2.
东朝释义:⒈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汉 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宫 之东,故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为东朝 长乐宫,及閒往,数蹕烦人,迺作复道。”裴駰 集解引《关中记》:“长乐宫 本 秦 之 兴乐宫 也。汉 太后常居之。”《汉书·灌夫传》:“东朝廷辩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朝,太后朝也。”⒉也借指太后、太妃。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三:“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王文诰 注:“按《汉书》惠帝 东朝 长乐宫,时 吕太后 居 长乐,后世称太后为东朝。”明 张居正《挽歌》之八:
- 3.
亲蚕释义:古礼。谓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韩诗外传》卷三:“先王之法,天子亲耕,后妃亲蚕,先天下忧衣与食也。”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一》:“午景帘櫳静,薰风草木酣。谁知恭俭德,綵缕出亲蚕。”康有为 等《上清帝第二书》:“天下百物皆出于农,我皇上躬耕,皇后亲蚕,董劝至矣。”参见“亲桑”。
- 4.
共俭释义:恭敬而节俭。共,通“恭”。《左传·成公十二年》:“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宋 苏舜钦《感兴》诗之一:“惜哉共俭德,乃为侈所蛊;痛乎神圣姿,遂与夷为侣。”
- 5.
典式释义:⒈典范,法式。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 孝文皇帝 始封外祖,因为典式,行之至今。”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宣宗皇帝 英明俭德,器识高远,比在藩邸,常为诸王典式。” 明 李东阳 《三锡堂记》:“顾非文学之中选,才行之应格,阶资之合典式,则不得与。”⒉典礼,仪式。《后汉书·应劭传》:“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 劭 所立。”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坟索之微言……军国社稷之典式,古今因革之异同,则怳悸自失。”
- 6.
悬车释义:⒈形容险阻。唐 杜甫《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悬车束马”。⒉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悬车息駟马。”明 何景明《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⒊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汉 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
- 7.
永图释义:长久之计;长久打算。 《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孔 传:“言当以俭为德,思长世之谋。”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朕夤奉天命,恭惟永图。”《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 唐 郑处诲《刘瑑碑》:“尽以不生边事为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况挑筑于此,能不保横决于彼,何不别求利便,以为永图也。”
- 8.
精行俭德释义:“精行”是指行事而言,茶人应该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逾轨;而“俭德”是就立德而说,茶人应该时刻恪守传统道德精神,不懈怠。
- 9.
辟难释义:避难。《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 惠王,天不靖 周,生 頽 祸心,施于 叔带,惠 襄 辟难,越去王都。”《史记·晋世家》:“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於 周,客死焉。”
- 10.
麪饭释义:亦作“麵饭”。 面制食品。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一:“高宗 践祚之初,躬行俭德,风动四方。一日语宰执曰:‘朕性不喜与妇人久处,早晚食,只麪饭、炊饼、煎肉而已。食罢,多在殿旁小阁垂帘独坐。’”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纪》:“最喜童子唱曲,有曲则竟日亦不厌倦,至晡復进一麵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