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藩 [píng fān]
1. 屏风和藩篱。《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郑玄笺:“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屏藩垣翰,为辅弼,无疏远之。”后用“屏藩”比喻卫国的重臣。
3. 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
屏藩 引证解释
⒈ 屏风和藩篱。
引《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郑玄 笺:“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屏藩垣翰,为辅弼,无疏远之。”
后用“屏藩”比喻卫国的重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朋奸害正,摧我屏藩。”
⒉ 比喻四周的疆土或防御设施。
引清 顾炎武 《京口》诗之一:“囊括 苏 松 储陆海,襟提 闽 浙 壮屏藩。”
清 薛福成 《笠山宏远炮台铭》:“隔阂岛夷,为 越 屏藩。”
⒊ 捍蔽,保护。
引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朕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屏藩百世。”
国语词典
屏藩 [píng fān]
⒈ 遮蔽、保护。也作「屏翰@@@藩屏」。
例如:「长城在汉、魏时代是屏藩中原的重要建筑。」
屏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价藩释义:谓大德之人是国家安全的屏藩。语出《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宋 曾巩《贺郓州邵资政改侍郎》:“攀日月之高衢,践机衡之要地;方兼荣於祕殿,用均逸於价藩。”宋 王安石《上泉州毕少卿启》:“自去容暉,何尝候问,朅来冗局,顾委琐之自为,阴想价藩,知崇高之难附。”参见“价人”。
- 2.
分藩释义: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 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 3.
四塞释义:⒈指四方屏藩之国。⒉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⒊指四方边塞,边境。⒋到处充塞。⒌四面蔽塞。
- 4.
太微释义:⒈亦作“大微”。 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⒉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 5.
巨屏释义:强大的屏藩。 亦比喻镇守一方的藩臣。
- 6.
扞蔽释义:犹屏藩。《韩非子·存韩》:“韩 事 秦 三十餘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蓆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 赵 之於 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脣也,脣亡则齿寒。”《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巂州 实往来道,扞蔽数州,虏百计窥之。”
- 7.
捍屏释义:犹屏藩。
- 8.
方屏释义:一方的屏藩。 指地方军政长官。
- 9.
某屏释义:古代诸侯之于天子,对其所守某边邑,称为某屏。屏,屏藩。
- 10.
王会释义: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唐 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宋 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明 徐孚远《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清 王韬《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 11.
睿蕃释义:皇室的屏藩。指拱卫皇帝的诸侯王。蕃,通“藩”。
- 12.
紫微垣释义: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 13.
臣卫释义: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 14.
臣衞释义: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 15.
蔽扞释义:⒈亦作“蔽捍”。屏障;屏藩。⒉遮拦;护卫。
- 16.
藩屏释义:⒈屏藩⒉屏藩
- 17.
藩盾释义: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 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