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乌头 乌头的意思
tóu

乌头

简体乌头
繁体烏頭
拼音wū tóu
注音ㄨ ㄊ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ū wù,(1) 指“乌鸦”。【例句】: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组词】:乌亮。乌云。(3) 无,没有。【组词】: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基本含义

指形象丑陋、品质恶劣的人或事物。

乌头的意思

乌头 [wū tóu]

1. 乌头属草本植物,特指舟形乌头,花大,紫色。根茎像乌鸦的头,有毒,可入药。

[rhizome of Chinese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

乌头 引证解释

⒈ 乌鸟的头。参见“乌头白”、“乌头马角”。

宋 范成大 《玻璃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祗言日远易排遣,不道想思翻苦心。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
亦为“乌头白”的略语。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感愤》:“壮岁从征沙漠,望穷马角乌头;暮年謫迁 江州,吟尽荻花枫叶。”

⒉ 长着黑发的头。借指年少。

唐 刘禹锡 《望赋》:“鹤颈长引,乌头未改。”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第五十韵》:“乌头因感白,鱼尾为劳頳。”
明 唐寅 《叹世》诗之五:“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⒊ 堇草或附子的别名。根茎块状,有毒,可作镇痛药。

《国语·晋语二》“驪姬 受福,乃寘鴆于酒,寘堇于肉” 三国 吴 韦昭 注:“堇,乌头也。”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

⒋ 古时指牛马等动物的后足外节。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马﹞乌头欲高。”
原注:“乌头,后足外节。”

⒌ 芡实的俗称,亦叫鸡头。


国语词典

乌头 [wū tóu]

⒈ 植物名。乌头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根部纺锤形,叶互生,深绿色,深裂如掌状。夏季顶端开紫黄色花。块根含乌头碱,可入药,但毒性强,过量能麻痺中枢神经,引起体温下降,心脏麻痺致死。

⒉ 乌鱼的别名。参见「乌鱼」条。


乌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建释义:中药附子、天雄、乌头的合称。
    • 2.
      乌头白释义:乌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3.
      乌杖释义:上作乌头形,下有平底金属套的扶杖。《晋书·五行志上》:“ 元康 中,天下始相傚为乌杖以柱掖,其后稍施其鐓,住则植之。”
    • 4.
      乌殟释义:晕厥。参见“乌头晕”。
    • 5.
      乌毒释义:乌头之毒。特指箭毒。
    • 6.
      乳哺释义:哺育;养育。《法苑珠林》卷六:“时有罗刹妇,名曰 驴神。见儿不污,念言福子,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将往雪山,乳哺畜养,犹如己子。”宋 苏轼《异鹊》诗:“云此方乳哺,甚畏鳶与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盖因为父母的,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儿子长大,不知费尽了多少心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乔女》:“有 孟生 丧偶,遗一子 乌头,裁周岁,以乳哺乏人,急於求配。”
    • 7.
      天雄释义:中药名。 乌头块根上不生侧根者,性味主治与附子略同,而性更烈。
    • 8.
      奚毒释义:乌头的别名。
    • 9.
      射罔释义:中药名。 草乌头的煎汁。
    • 10.
      昌明童子释义:中草药川乌头的别名。
    • 11.
      毛茛科释义: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大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生或在茎上互生。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单生或排成圆锥花序。果实多为蓇葖或瘦果。种子中胚乳丰富而胚小。可供观赏(如牡丹、芍药等)和药用(如黄连、乌头等),也有一部分为有毒植物(如毛茛等)。茛(gèn)。
    • 12.
      独白草释义:乌头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乌头》。
    • 13.
      秦乌释义:战国 末年 燕太子 丹,留质于 秦。 丹 求归,秦王 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 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事见《燕丹子》。后因称乌鸦为“秦乌”。明 梅鼎祚《玉合记·诇约》:“叹西归难把 秦 乌守,向南栖空教 越 鸟留。”
    • 14.
      花葶释义: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分布于四川、贵州北部、湖北、江西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
    • 15.
      草蔻丸释义:名称:草蔻丸 组成:草豆蔻3枚,乌头3枚(盐水浸少时,炒),益智1分,青橘皮(汤浸,焙,去白)1分。
    • 16.
      越裳释义: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 王充《论衡·恢国》:“成王 之时,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汉 张衡《东京赋》:“北燮 丁令,南谐 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 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 唐寅《白燕》诗:“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 17.
      附子释义: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株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掌状,如艾。秋月开花,若僧鞋,俗称僧鞋菊。叶茎有毒,根尤剧,含乌头碱,性大热,味辛,可入药。对虚脱、水肿、霍乱等有疗效。《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附子》:“其母名曰乌头。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 18.
      马生角释义:语出《史记·剌客列传论》:“世言 荆軻,其称 太子丹 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司马贞 索隐:“《燕丹子》曰:‘丹 求归,秦王 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 及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风俗通》及《论衡》皆有此説,仍云‘厩门木乌生肉足’。”后用以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亦比喻历尽困境,苦熬出头。唐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青云马生角,黄州 使持节。”亦作“马角生”。三国 魏 曹植《精微篇》:“子丹 西质 秦,乌白马角生。”元 王逢《书无题后》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 19.
      鸳鸯菊释义:⒈菊花的一种。⒉乌头的俗称。

乌头(wu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乌头是什么意思 乌头读音 怎么读 乌头,拼音是wū tóu,乌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乌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