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丧 得丧的意思
desàng

得丧

简体得丧
繁体得喪
拼音de sàng
注音ㄉㄜˊ ㄙ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sàng sāng,(1) 丢掉,失去。【组词】:丧失。丧生。丧偶。丧胆。丧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丧。沮丧。丧权辱国。丧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

基本含义

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得丧的意思

得丧 [de sàng]

1. 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

3. 偏指失。指丧失名利。

得丧 引证解释

⒈ 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参见“得失”。

《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於道。”
宋 梅尧臣 《村墅闲居》诗:“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閒。”
清 刘大櫆 《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

⒉ 偏指失。指丧失名利。参见“得失”。

宋 苏舜钦 《答马永书》:“谓予不以得丧累其所守,不为怨愤不懌之词。”


得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欣戚释义:⒈见“欣戚”。 ⒉亦作“欣慼”。喜乐和忧戚。《魏书·孙绍传》:“奉国四世,欣戚是同。”元 胡长孺《题山外归人》诗:“人閒万得丧,欣慼随所制。”明 刘基《杂诗》之三五:“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那时我于 广州 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 2.
      狂醉释义:大醉。 唐 韩偓《访同年虞部李郎中》诗:“地罏貰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南唐 李中《献乔侍郎》诗:“静吟穷野景,狂醉养天真。”宋 柳永《金蕉叶》词:“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 3.
      轨物释义:⒈轨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杜预 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魏书·羊深传》:“将以纳民轨物,莫始於经礼。”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⒉指规范事物。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寧可以轨物字民,作范垂训者乎?”《新唐书·李景伯传》:“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彊干弱枝,经邦轨物之谊。”明 王廷相《栗应宏道甫字说》:“又能於穷通得丧、生死祸福之际,安於义命而不乱,则人道尽而足以轨物矣。”
    • 4.
      饰辞释义:⒈修饰言辞、文辞。 《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汉 王充《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谓霍乱为 博陆。”⒉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⒊指虚浮不实之辞。《汉

得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欣戚释义:⒈见“欣戚”。 ⒉亦作“欣慼”。喜乐和忧戚。《魏书·孙绍传》:“奉国四世,欣戚是同。”元 胡长孺《题山外归人》诗:“人閒万得丧,欣慼随所制。”明 刘基《杂诗》之三五:“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那时我于 广州 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 2.
      狂醉释义:大醉。 唐 韩偓《访同年虞部李郎中》诗:“地罏貰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南唐 李中《献乔侍郎》诗:“静吟穷野景,狂醉养天真。”宋 柳永《金蕉叶》词:“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 3.
      轨物释义:⒈轨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杜预 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魏书·羊深传》:“将以纳民轨物,莫始於经礼。”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⒉指规范事物。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寧可以轨物字民,作范垂训者乎?”《新唐书·李景伯传》:“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彊干弱枝,经邦轨物之谊。”明 王廷相《栗应宏道甫字说》:“又能於穷通得丧、生死祸福之际,安於义命而不乱,则人道尽而足以轨物矣。”
    • 4.
      饰辞释义:⒈修饰言辞、文辞。 《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汉 王充《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谓霍乱为 博陆。”⒉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⒊指虚浮不实之辞。《汉

得丧造句

1.这次自卫反击战把敌军打得丧魂落魄。

2.她被吓得丧魂落魄,像遭到雷击一般呆在那里,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动也不动。

3.身边所有的色彩被强烈的光线炙烤得丧失水分,逐渐变成统一的苍白。

4.他早已吓得丧魂落魄了。

得丧(des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丧是什么意思 得丧读音 怎么读 得丧,拼音是de sàng,得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