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 [yōu sī]
1. 忧虑。
例日夜忧思。
英[ care for; ]
2. 忧虑的心绪。
英[ be thoughtful with anxiety; ]
忧思 引证解释
⒈ 忧虑;忧愁的思绪。
引《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任那些外道邪魔,惹不动他一毫的烦恼、忧思、恐怖。”
沙汀 《记贺龙》二三:“他显出一种满足神气,而一刻钟前出现在脸上的忧思,就像他那柚木烟斗里的烟云一样,已经消逝尽了。”
国语词典
忧思 [yōu sī]
⒈ 忧虑。
引《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⒉ 忧愁的情绪。
引《文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忧思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忧愁释义: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
- 2.
忧虑释义:忧愁担心:病情令人忧虑。
- 3.
愁思释义:忧愁的思绪:愁思百结。
忧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回肠释义: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 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 2.
九曲肠释义:喻无限的忧思。
- 3.
伤今释义:忧思今日。常用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 4.
儵儵释义:⒈光彩鲜明貌。⒉忧思貌。⒊悠游自得貌。
- 5.
冱涸释义:忧思郁结。
- 6.
善怀释义:多忧思。
- 7.
堙郁释义:⒈郁结;抑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鬱兮其谁语?”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不意璅璅者,復以病执事,此诚私心痛之,堙鬱汹涌,不知所发,常以自憾。”宋 欧阳修《送杨寘序》:“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鬱,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⒉窒塞;不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去年 灵州 之役,关西 民无辜而死者十五万餘,咎将谁执!此政化堙鬱之大者也。”
- 8.
屏山释义:⒈山名。 其山如屏,故称。唐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⒉如屏之山。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明 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⒊指屏风。唐 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清 纳兰性德《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清 龚自珍《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 9.
忧怀释义:⒈忧虑怀念;忧思。汉 王充《论衡·对作》:“建初 孟年,中州 颇歉,潁川、汝南,民流四散;圣主忧怀,詔书数至。”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⒉忧伤的心怀。清 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筠仙 修通志之议,事甚浩博,未易卒业;近又丧其爱子,忧怀何以自遣。”郑振铎《离别》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别,勉强装出高兴的样子,要逗引开她的忧怀别绪。”
- 10.
怀忧释义:忧思郁结。
- 11.
怒胜思释义:怒属木,思属土,木克土,故愤怒能抑制忧思。
- 12.
思士释义:⒈思恋异性的男子。 ⒉忧思善感之士。
- 13.
思心释义:⒈忧思;思虑。⒉思念之情。旧题汉苏武《诗》之二:“胡马失其羣,思心常依依。”南朝梁江淹《别赋》:“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明刘基《将进酒》诗:“酌言进之,思心洋洋。”⒊思恋爱慕之心。
- 14.
恻悱释义:悱恻。 谓忧思抑郁。
- 15.
悁想释义:忧思。
- 16.
悱愤释义:⒈忧思郁结。⒉指思虑郁结,渴求启发。
- 17.
惄然释义:忧思貌。
- 18.
惕想释义:忧思。
- 19.
惸惸释义:⒈忧思貌。⒉孤单无依貌。
- 20.
愁悰释义: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