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徐偃王 徐偃王的意思
yǎnwáng

徐偃王

简体徐偃王
繁体
拼音xú yǎn wáng
注音ㄒㄩˊ ㄧㄢˇ ㄨㄤ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1) 缓,慢慢地。【组词】:徐步。徐缓。徐图。徐徐。(2) 姓。

yǎn,(1) 仰面倒下,放倒。【组词】: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2) 停止。【组词】:偃息。偃武修文。(3) 古同“堰”,堤坝。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被埋没或被忽视。

徐偃王的意思

徐偃王 [xú yǎn wáng]

1. 西周时徐国国君。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百里。——《韩非子·五蠹》

[Emperor of the country Xu in Western Zhou;]

徐偃王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周穆王 时 徐国 国君。

《尸子》卷下:“徐偃王 有筋而无骨。”
《荀子·非相》:“且 徐偃王 之状,目可瞻焉。”
杨倞 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 偃王。周穆王 使 楚 诛之。”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 处 汉 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荆文王 恐其害己也,举兵伐 徐,遂灭之。”
一说 徐偃王 反,为 周穆王 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晋书·王羲之传论》:“子云 近出,擅名 江 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 王濛 於纸中,坐 徐偃 於笔下。”


国语词典

徐偃王 [xú yǎn wáng]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周穆王时徐国之子爵诸侯,以仁义治国,因得朱弓矢,以为天瑞,遂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从之者三十六国,穆王令楚伐之,偃王爱民不战,遂为楚败。


徐偃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徐偃王释义:⒈西周时徐国国君。 ⒉徐偃王处汉东,地方百里。--《韩非子.五蠹》
    • 2.
      徐偃笔释义:指毫锋柔韧便于书写的毛笔。 相传 徐偃王 有筋而无骨,故以为喻。
    • 3.
      徐偃释义:见“徐偃王”。
    • 4.
      无骨释义:⒈指人体中没有骨的部位。《礼记·深衣》:“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郑玄 注:“当骨,缓急难为中也。”⒉体无骨骼。形容体态柔软轻盈。《尸子》卷下:“徐偃王 有筋而无骨。”《飞燕外传》:“丰若有肌,柔若无骨。”唐 刘禹锡《观柘枝舞》诗之二:“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⒊以指无骨虫。《吕氏春秋·任数》:“不至则不知,不知则不信,无骨者不可令知冰。”高诱 注:“若无骨之虫,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⒋不要折伤骨骼。《国语·晋语九》:“夷请无筋无骨,无面伤,无败用,无陨惧。”韦昭 注:“无骨,无
    • 5.
      荫庥释义:⒈庇护;荫佑。唐 储光羲《效古》诗:“野老泣相逢,无地可荫庥。”唐 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州之羣支,不获荫庥。”⒉廕庥:荫庇。《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晋 杜预 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本枝廕庥之多。”唐 于邵《为薛岌谢赐宅状》:“锡以廕庥之地,永为子孙之业。”
    • 6.
      造父释义: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 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
    • 7.
      龙丘释义:⒈地名。 在 浙江省 龙游县 东。隐士 龙丘萇 隐居于此,因以为名。唐 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衢州,故 会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 氏,支县 龙丘,有 偃王 遗庙。”⒉复姓。楚 有 龙丘高。南朝 梁简文帝《龙丘引》:“龙丘 一迴首,楚 路苍无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龙丘引》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楚引》。《琴操》曰:‘《楚引》者,楚 游子 龙丘高 所作也。龙丘高 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 楚 而长叹,故曰《楚引》。’”
徐偃王是什么意思 徐偃王读音 怎么读 徐偃王,拼音是xú yǎn wáng,徐偃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徐偃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