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德 [jùn dé]
1. 才德杰出的人。
3. 美德。
俊德 引证解释
⒈ 才德杰出的人。
引《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孔颖达 疏:“郑玄 云,俊德,贤才兼人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机务餘闲,欲习佛法,令於僧中推一俊德。时诸僧徒莫敢应命。”
⒉ 美德。
引汉 王充 《论衡·程材》:“尧 以俊德,致黎民雍。”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
国语词典
俊德 [jùn dé]
⒈ 大德。也作「峻德」。
引《书经·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俊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明释义:⒈《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克明之旨弗远,钦若之义復还。”⒉能察是非。《诗·大雅·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郑玄 笺:“照临四方曰明。”朱熹 集传:“克明,能察是非也。”晋 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篤生我后,克明克秀。”⒊谓能尽君道。《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蔡沉 集传:“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
- 2.
启惎释义:启发教导。语出《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啟其心,人惎之谋。”薛综 注:“惎,教也。”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晷纬冥合,天人启惎,克明俊德,大庇生民。”
- 3.
睦族释义: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尧 舜 至仁先睦族。”
- 4.
耆寿释义:⒈年高德劭者。亦泛指老寿之人。《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孔 传:“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考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唐 刘禹锡《代谢冬衣表》:“中使 王国清 至,伏奉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明 宋濂《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耆寿之朋,簪缨之儔,闻 希文 之归,必行斝授餼,委曲相问劳。”清 龚自珍《明良论三》:“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典型,亦足以示新进。”⒉高寿。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宋惠安 八十、张邓公 八十六
- 5.
茂业释义:盛业;伟绩。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之三:“俊德茂业,邦家之彦。”唐 沉询《授曹确充翰林学士制》:“遐志陵厉,早超脱於池中;茂业宏深,动声华於日下。”宋 岳珂《愧郯录·同二品》:“长兴 四年九月,敕:冯贇 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於公臺。”
- 6.
驯德释义:⒈犹俊德。圣德,大德。⒉顺从德化。⒊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