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华文 华文的意思
huáwén

华文

简体华文
繁体
拼音huá wén
注音ㄏㄨㄚˊ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 huā huà,(1) 同“花”,花朵。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华文的意思

华文 [huá wén]

1. 指中文:华文学校ㄧ华文报纸。


华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中文释义: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
    • 2.
      汉文释义:⒈汉语:汉文翻译。 译成汉文。⒉汉字:学写汉文。

华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漏释义:[出法华文句记] 漏。
    • 2.
      以夷变夏释义:中华文明被西方文明所渗透、同化,多用于对目前全盘西化,失去传统的担忧。
    • 3.
      伸抖释义:⒈方言。 舒畅,畅快。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 唐淑贞 ﹞随着丈夫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伸抖日子。”《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光是前年为大队买那台柴油机,他在县城里耍得多伸抖?”⒉方言。神气而漂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九:“那么矮,那么瘦,又那么穷酸的样子,不亏了一身伸抖衣裳,就不象猴儿,也象他妈一个叫化子。”
    • 4.
      使効释义:南宋 时民兵名称。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议者以 濠 、 楚 使効多代名,自今逃死,须言上乃得收。既有旨,公言:‘ 乾道 初,招 魏胜 、 郭昇 、 张荣义 ,从人给田,勿课役,勒五部月一至州,习射犒激,名曰使効,盖 陕西 弓箭手法也,纔三百餘人耳。州县恶其獷鋭难制,死亡不復补,甚者抑不令赴州,失本意矣。’”
    • 5.
      内鬨释义:亦作“内哄”。内訌。《清史稿·高宗纪一》:“﹝ 乾隆 四年﹞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鬨,奏闻。”《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李桦 不但自己搞起了木刻,并于1934年6月发动他的学生组织起‘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乘 两广 军阀 陈济棠 与 蒋介石 发生内哄所造成的政治空隙,在 广州 举起了木刻运动的战旗。”
    • 6.
      冒尖户释义:指收入突出,超过一般人家较多的富裕户。 《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许多来访者都曾访问过的那些富裕队、冒尖户,我们都不再去看。”《人民日报》11:“你真是冒尖户,靠集体致富,靠劳动发家,这是正路,大胆地干吧!”
    • 7.
      凿定释义:肯定;确定。清 冯桂芬《三启李宫保》:“先陈所办大略情形,姑勿凿定。”《新华文摘》1981年第10期:“我又拖了一天,明天是凿定要回去了。”
    • 8.
      刘阿斗释义:三国 蜀 后主 刘禅 小名 阿斗。虽有 诸葛亮 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 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 9.
      华文释义:指中文:华文学校。华文报纸。
    • 10.
      发皇张大释义:发展扩大。《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 蒋 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 11.
      司掌释义:⒈管事,管理人员。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自是乡民乾粮小米,裹持而来,絶无他费,且去住任之,不烦司掌。”⒉执掌;掌管。《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假如上帝派我司掌人间的分配权,我便是这样地独断专行--给向往光明者以艳阳、皓月,给追求进步者以迅疾的车轮。”
    • 12.
      合子菜释义:即盒子菜。 指切好的杂拌儿熟肉。旧时肉铺将切好的杂拌儿熟肉盛在圆形木制盒子里论份出售,故称。《新华文摘》1984年第5期:“出门时他和 乌世保 又叫跑堂的一人给包了一个荷叶包的合子菜。”
    • 13.
      吹口哨释义:撮口吹气发声有如哨音,谓之吹口哨。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哨兵正在吹口哨玩儿。”《新华文摘》1984年第3期:“只要他一下舱,这些家伙们就假装咳嗽和吹口哨,给儿子打信号。”
    • 14.
      呆人释义:呆子,傻瓜。《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你妗子总信你同学的话,说你是‘千古呆人,一生薄福’,这回她也高兴了。”
    • 15.
      呱哒板释义:亦作“呱嗒板”。 亦作“呱打板”。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用两块板或几块板连结而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张景祥 扯起嘶哑的嗓门,一手摇着呱打板,唱着《卖线》。”《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吹铜号,拔铁弓子,打铁呱嗒板儿的,发出各种怪腔怪调的叫买叫卖声。”《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南朝鲜 的侨民﹞举起一副呱哒板,噼噼啪啪使劲打。”
    • 16.
      啮啃释义:啃咬。比喻破坏或折磨。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绝望象耗子似的在啮啃他们的心,有的人忍受不了,呻吟起来。”
    • 17.
      堪舆学释义:即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 18.
      墓碑瓷像释义:墓碑瓷像艺术品从属于陶瓷艺术品之列,向来是典雅、永恒、细腻的象征,是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悠远的历史,凝聚着历代陶工的智慧和心血,表现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历程,展现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的历史,展示着中国人民追求美、向往美、颀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与华夏民族独有的陶瓷文化内涵,而且一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中国发展史上也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19.
      大士释义:⒈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孔子 曰:‘大士哉!由 来,区区汝何攻?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⒉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唐 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⒊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⒋对高僧的敬称。宋 苏轼《金山
    • 20.
      大天朝释义: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同时,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特指太平天国的自称。

华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漏释义:[出法华文句记] 漏。
    • 2.
      以夷变夏释义:中华文明被西方文明所渗透、同化,多用于对目前全盘西化,失去传统的担忧。
    • 3.
      伸抖释义:⒈方言。 舒畅,畅快。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 唐淑贞 ﹞随着丈夫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伸抖日子。”《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光是前年为大队买那台柴油机,他在县城里耍得多伸抖?”⒉方言。神气而漂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九:“那么矮,那么瘦,又那么穷酸的样子,不亏了一身伸抖衣裳,就不象猴儿,也象他妈一个叫化子。”
    • 4.
      使効释义:南宋 时民兵名称。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议者以 濠 、 楚 使効多代名,自今逃死,须言上乃得收。既有旨,公言:‘ 乾道 初,招 魏胜 、 郭昇 、 张荣义 ,从人给田,勿课役,勒五部月一至州,习射犒激,名曰使効,盖 陕西 弓箭手法也,纔三百餘人耳。州县恶其獷鋭难制,死亡不復补,甚者抑不令赴州,失本意矣。’”
    • 5.
      内鬨释义:亦作“内哄”。内訌。《清史稿·高宗纪一》:“﹝ 乾隆 四年﹞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鬨,奏闻。”《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李桦 不但自己搞起了木刻,并于1934年6月发动他的学生组织起‘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乘 两广 军阀 陈济棠 与 蒋介石 发生内哄所造成的政治空隙,在 广州 举起了木刻运动的战旗。”
    • 6.
      冒尖户释义:指收入突出,超过一般人家较多的富裕户。 《新华文摘》1980年第7期:“许多来访者都曾访问过的那些富裕队、冒尖户,我们都不再去看。”《人民日报》11:“你真是冒尖户,靠集体致富,靠劳动发家,这是正路,大胆地干吧!”
    • 7.
      凿定释义:肯定;确定。清 冯桂芬《三启李宫保》:“先陈所办大略情形,姑勿凿定。”《新华文摘》1981年第10期:“我又拖了一天,明天是凿定要回去了。”
    • 8.
      刘阿斗释义:三国 蜀 后主 刘禅 小名 阿斗。虽有 诸葛亮 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 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 9.
      华文释义:指中文:华文学校。华文报纸。
    • 10.
      发皇张大释义:发展扩大。《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我取为书名,无非暗示 蒋 政权压迫左翼文艺,虽甚残酷,然而左翼文艺必将发皇张大,有如宿莽之冬生不死或遇冬不枯也。”
    • 11.
      司掌释义:⒈管事,管理人员。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自是乡民乾粮小米,裹持而来,絶无他费,且去住任之,不烦司掌。”⒉执掌;掌管。《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假如上帝派我司掌人间的分配权,我便是这样地独断专行--给向往光明者以艳阳、皓月,给追求进步者以迅疾的车轮。”
    • 12.
      合子菜释义:即盒子菜。 指切好的杂拌儿熟肉。旧时肉铺将切好的杂拌儿熟肉盛在圆形木制盒子里论份出售,故称。《新华文摘》1984年第5期:“出门时他和 乌世保 又叫跑堂的一人给包了一个荷叶包的合子菜。”
    • 13.
      吹口哨释义:撮口吹气发声有如哨音,谓之吹口哨。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哨兵正在吹口哨玩儿。”《新华文摘》1984年第3期:“只要他一下舱,这些家伙们就假装咳嗽和吹口哨,给儿子打信号。”
    • 14.
      呆人释义:呆子,傻瓜。《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你妗子总信你同学的话,说你是‘千古呆人,一生薄福’,这回她也高兴了。”
    • 15.
      呱哒板释义:亦作“呱嗒板”。 亦作“呱打板”。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用两块板或几块板连结而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张景祥 扯起嘶哑的嗓门,一手摇着呱打板,唱着《卖线》。”《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吹铜号,拔铁弓子,打铁呱嗒板儿的,发出各种怪腔怪调的叫买叫卖声。”《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 南朝鲜 的侨民﹞举起一副呱哒板,噼噼啪啪使劲打。”
    • 16.
      啮啃释义:啃咬。比喻破坏或折磨。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新华文摘》1982年第9期:“绝望象耗子似的在啮啃他们的心,有的人忍受不了,呻吟起来。”
    • 17.
      堪舆学释义:即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 18.
      墓碑瓷像释义:墓碑瓷像艺术品从属于陶瓷艺术品之列,向来是典雅、永恒、细腻的象征,是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形态,其悠远的历史,凝聚着历代陶工的智慧和心血,表现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历程,展现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的历史,展示着中国人民追求美、向往美、颀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与华夏民族独有的陶瓷文化内涵,而且一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中国发展史上也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19.
      大士释义:⒈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孔子 曰:‘大士哉!由 来,区区汝何攻?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⒉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唐 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⒊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⒋对高僧的敬称。宋 苏轼《金山
    • 20.
      大天朝释义: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同时,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本朝朝廷的尊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特指太平天国的自称。

华文造句

1.少为孩子取一个华文名,看似简单,其实,别有用心。

2.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3.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4.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着特征之一。

5.中国珠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6.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

7.目前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仍无法与中华文化自身的内涵和底蕴媲美,文化翻译工作任重道远。

8.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9.华文明历经沧桑,数千年一路走来,带走了不堪回首的过往,留下了太多的辉煌。

10.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

11.华文化瑰丽辉煌,在世界文明中别具一格。

12.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任何力量也不能使它泯灭。

13.你在着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华文(hua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华文是什么意思 华文读音 怎么读 华文,拼音是huá wén,华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华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