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 [èr fǔ]
1. 汉代称丞相与御史。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指大肠小肠。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二府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
引《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
《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 敞 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 《秦政记》:“武帝 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⒉ 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引《宋史·职官志二》:“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 王安石 《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 相者。”
⒊ 明、清 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引《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 安东 做了两年,又到 四川 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 茌平 的这位 胡太爷 是儿女亲家。”
⒋ 指大肠小肠。
引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国语词典
二府 [èr fǔ]
⒈ 宋时因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权,故称为「二府」。
⒉ 明、清时俗称各府同知为「二府」。
引《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才升到这里。」
二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寿客释义:年高望重的人。 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神宗 朝,詔修 仁 英 两朝国史,开局日詔史院赐筵。时 吴冲卿 为首相,提举二府及修史官,就席上成诗赋…… 王禹玉 云:‘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餘,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 2.
二府释义:⒈汉 代称丞相与御史。《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二府,丞相、御史也。”《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 敞 行,皆遣主者随之。”章炳麟《秦政记》:“武帝 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⒉宋 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宋史·职官志二》:“宋 初,循 唐 五代 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宋 王安石《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 相者。”⒊明、清
- 3.
休务释义:⒈指停止公务。《北齐书·高叡传》:“高祖 甚以悲伤。语 平秦王 曰:‘此儿天生至孝,我儿子无有及者。’遂为休务一日。”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千秋节,詔天下咸燕乐,有司休务三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时西边日警,二府、三司虽假不休务。”⒉罢休;停止。宋 赵令畤《浣溪沙·王晋卿筵上作》词之五:“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閒。”宋 赵以夫《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词:“任诗卷抛荒,棋枰休务,寂寞风帘舞絮。”
- 4.
佐郡释义:协理州郡政务。指任州郡的司马、通判等职。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佐郡 浙江 西,病闲絶趋驰。”唐 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犹蒙圣慈,曲赐容贷,尚加禄食,出佐 潯阳 ……岂意天慈,忽加詔命:特从佐郡,宠授专城。”宋 陆游《上二府乞宫祠启》:“白首而困下吏,久安佐郡之卑;黄冠而归故乡,輒冀奉祠之乐。”明 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少年佐郡 楚 城居,十郡风流尽不如。”
- 5.
吁留释义:吁请挽留。《明史·毛吉传》:“天顺 五年擢 广东 僉事,分巡 惠 潮 二府。痛抑豪右,民大悦。及期当代,相率吁留之。”
- 6.
官告释义:即告身。 古代官吏的委任状。唐 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旧唐书·宪宗纪下》:“新授 桂管 观察使 房启 降为太僕少卿。启 初拜 桂管,启 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 启。”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显忠 军中有中侍大夫至小使臣官告付身仅二十道,是役也,书填悉尽。”
- 7.
密院释义:宋 代枢密院的省称。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 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宗维持诸路之计,於此扫地。”
- 8.
府丞释义:⒈太守的属官。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三岁,迁 河南 太守……府丞 义 出行蝗,还见 延年。”⒉汉 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后汉书·班超传》:“超 乃更立其府丞 成大 为 疏勒王。”⒊明 代 顺天、应天 二府,清 代 顺天、奉天 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 明 代詹事府、清 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明史·职官志三》:“顺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二人。”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詹事府》:“设詹事一员,少詹事二员,府丞二员。”《清史稿·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 9.
政事堂释义: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太祖 登 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 10.
旬休释义:旬假。唐 元稹《元和五年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朝士遇旬休,豪家得春赐。”南唐 李建勋《蔷薇》诗之二:“綵牋蛮榼旬休日,欲召亲宾看一场。”《宋史·丁度传》:“时西疆未寧,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
- 11.
昭洗释义:昭雪;洗清。唐 权德舆《世祖封不义侯议》:“﹝时君﹞则当録念功用,昭洗瑕秽。”宋 苏辙《代李谏议谢二府启》:“不竢辩明,坐获昭洗,枯根再生於时雨,败舟获济於惊澜。”《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虽如 吕公著 …… 王古 辈,尚未沾昭洗之泽,其他可不言而知也。”
- 12.
枪烟礮雨释义:形容激烈的争战。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安徽光复记》:“北 皖 以处于南北战争必趋之地,故 凤 潁 二府属地仍在枪烟礮雨之中。”
- 13.
清血释义:⒈指眼泪。唐 杜牧《杜秋娘》诗:“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宋 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余自以諫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⒉谓血泪。宋 文天祥《哭母大祥》诗:“一声鷄叫泪满牀,化为清血衣裳湿。”
- 14.
狨座释义:⒈亦作“狨坐”。用狨皮连缀而成的坐褥。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一:“狨座,文臣两制,武臣节度使以上,许用……狨似大猴,生 川 中,其脊毛最长,色如黄金。取而缝之,数十片成一座,价直钱百千。”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 维扬 南渡时,虽甚仓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 黄相 者。”《宋史·舆服志二》:“乾元 九年,重修仪制:权侍郎、太中大夫以上及学士、待制,经恩赐,许乘狨坐;三衙、节度使曾任执政官,亦如之。”⒉借指重臣。宋 刘克庄《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家家香火人人愿,要还他,庆元 狨
- 15.
琼林苑释义:⒈宋 皇家苑名。宋 乾德 二年置,在 汴京(今 河南省 开封市)城西。宋 政和 二年前,曾于此赐宴新进士。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琼林苑,乾德 中置,太平兴国 中,復凿 金明池 於苑北……岁以二月开,命士庶纵观,谓之开池。至上巳,车驾临幸毕,即闭。岁赐二府从官燕及进士闻喜燕,皆在其间。”《宋史·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 九年﹞进士始分三甲。自是锡宴就 琼林苑。”⒉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清 袁枚《琼林曲》:“几队霓裳行簇簇,琼林苑 里春波緑。”
- 16.
省閲释义:审视;阅览。《周礼·春官·肆师》“大祭祀,展牺牲”汉 郑玄 注:“展,省閲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慈 躬往省閲,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遗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宋 陆游《上二府论都邑札子》:“自顾贱愚不肖,无尺寸可以上补聪明,而徒以无益之事上勤省閲,实有罪焉。”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郑氏 艺文一略该括甚鉅,核剖弥精,良堪省閲。”
- 17.
粮料院释义: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 18.
缩影释义: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并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具体而微的事物:《红楼梦》里所描绘的荣、宁二府是走向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 19.
贼曹释义:⒈官署名。 西汉 成帝 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东汉 光武帝 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称贼曹。《后汉书·何敞传》:“敞 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贼盗。”《通典·职官五》:“汉成帝 时,尚书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 光武,改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於诸曹。”⒉官名。东汉 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主盗贼事。《后汉书·党锢传·岑晊》:“又以 张牧 为中贼曹吏。”
- 20.
进奏释义: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开元 末年,外间进奏文表,都得先经 高力士 阅看,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告诉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