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危 [gū wēi]
1. 孤立危急。
3. 谓突兀高峻。形容山势。
孤危 引证解释
⒈ 孤立危急。
引《战国策·秦策三》:“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窃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軾 愚惷无状,孤危之迹,日以岌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军皆无后援,力本单弱,加以兼顾数略,势益孤危。”
⒉ 谓突兀高峻。形容山势。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隥孤危,径路险絶。”
国语词典
孤危 [gū wēi]
⒈ 孤立艰危。
引《战国策·秦策三》:「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
孤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岱释义:指 泰山。因 泰山 为五岳中的东岳,岱 为其别名,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 鸟鼠 至於 东岱,其病一也。”李贤 注:“东岱 谓 泰山,叔孙无忌 反处也。”唐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诗:“惻矣南邻问,冥然 东岱 幽。”
- 2.
伯图释义:亦作“伯啚”。称霸的雄图。伯,通“霸”。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建初 十年,暠 以伟世之量,当 吕氏 之末,为羣雄所奉,遂起伯图。”明 高启《吴中逢王才随朝京使赴燕南归》诗:“伯啚已歇 昭王 死,千载无人延国士。”明 张煌言《张书绅与范子瞻论余十馀年来戎马劳苦孤危以诗见赠因次其韵》之二:“相业侯封非我望,伯图王业向谁论。”
- 3.
坐观释义:坐视;旁观。《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且天上无雨,地下无麦,有眼者共见,有耳者共闻,决非欺罔朝廷,岂可坐观不放。”
- 4.
孤危释义:⒈孤立危急。《战国策·秦策三》:“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窃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軾 愚惷无状,孤危之迹,日以岌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我军皆无后援,力本单弱,加以兼顾数略,势益孤危。”⒉谓突兀高峻。形容山势。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隥孤危,径路险絶。”
- 5.
拥佑释义:⒈见“拥祐”。⒉亦作“拥右”。亦作“拥佑”。拥戴帮助;保佑。《汉书·佞幸传·石显》:“元帝 晚节寝疾,定陶恭王 爱幸,显 拥祐太子颇有力。”《汉书·元后传》:“时 凤 在位,与皇后、太子同心忧惧,赖侍中 史丹 拥右太子。”唐 司空图《观音忏文》:“或不幸以逢尤,或求全而受毁,即常希拥佑,必保孤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义专繫子,礼须别祠。”
- 6.
拥卫释义:保卫;护卫。 《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传》:“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 王安 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衞防维,安 亦不可谓无劳。”梁启超《霍布士学案》:“政府之权限,惟在保护国民之自由权,拥衞其所立之民约。”
- 7.
拥衞释义:保卫;护卫。 《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传》:“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 王安 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衞防维,安 亦不可谓无劳。”梁启超《霍布士学案》:“政府之权限,惟在保护国民之自由权,拥衞其所立之民约。”
- 8.
竮竛释义:孤危貌。
- 9.
素霰释义:《诗·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郑玄 笺:“喻 幽王 之不亲九族亦有渐,自微至甚,如先霰后大雪。”后因以“素霰”比喻孤危渐亡的预感。
- 10.
郡将释义:郡守。郡守兼领武事,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李贤 注:“郡将,郡守也。”《汉书·酷吏传·严延年》“绣 见 延年 新将”唐 颜师古 注:“新为郡将也,谓郡守为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於是追拜 畿 为 河东 太守”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时(张时)畿(杜畿)相见,於仪当各持版。时 叹曰:‘昨日功曹,今为郡将也!’”清 梁章鉅《称谓录·郡将》:“郡将始见《马援传》。宋 时郡守称郡将,盖以朝臣出知列郡,其结衔称知某州军州事者
- 11.
驿报释义:由驿站传递的文报。 《新唐书·韦云起传》:“太子死,詔 轨 ( 竇轨 )息驰驛报。”《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己未,帝始闻大军屯 中度 ” 元 胡三省 注:“甲寅, 杜威 等至 中度 ;己未, 大梁 始闻之。强寇深入,诸军孤危,而驛报七日始达, 晋 之为兵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