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处斩 处斩的意思
chǔzhǎn

处斩

简体处斩
繁体處斬
拼音chǔ zhǎn
注音ㄔㄨˇ ㄓ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ǔ chù,(1) 地方。【组词】:处处。处所。(2) 点,部分。【例句】:长(cháng )处。好处。(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组词】:办事处。筹备处。

zhǎn,(1) 砍断。【组词】: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

基本含义

指将犯罪分子处以死刑,斩首示众。

处斩的意思

处斩 [chǔ zhǎn]

1. 指斩首处死。

处斩 引证解释

⒈ 指斩首处死。

《旧五代史·晋书·白奉进传》:“彦饶 曰:‘军中法令,各有部分,何得将 滑州 兵士一例处斩?’”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南唐 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
《清史稿·高宗纪四》:“丙午, 和其衷 论斩, 段成功 处斩。”


国语词典

处斩 [chǔ zhǎn]

⒈ 处以死刑。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乞将刘铢押赴市曹处斩,枭首于市。」
《西游记·第一一回》:「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


处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处决释义:⒈执行死刑:处决犯人。立即处决。⒉处理决定:大会休会期间,一切事项由常委会处决。

处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前引释义:在前头引导。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二:“前后骑从数十人,别有青衣二人执节前引,呵殿而至。”《宋书·礼志五》:“案天文毕昴之中谓之天街,故车驾以罼罕前引。”《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前街后巷,这番过后几时回?”
    • 2.
      扇摇释义:煽惑动摇;煽动。《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充 西川 兵马都监 李严,扇摇军众,寻已处斩。”《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 王安石 ﹞力言:‘外间扇摇役法者,谓输多必有赢餘,若羣诉,必可免。’”《宋书·岳飞传》:“檜 捕 著 下大理寺,将以扇摇诬 世忠。”
    • 3.
      挠乱释义:⒈扰乱,搅乱。 《左传·成公十三年》:“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此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则为 屠岸贾 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下》:“若为人嗾使,因而挠乱朝政者,如 东汉 牢修 告捕党人之事,即应处斩。”⒉烦乱。明 李东阳《与王守溪书》:“挠乱之怀,日益加甚。”
    • 4.
      斩候决释义:明 清 时代刑律谓将判处斩刑的犯人暂时监禁,候秋审、朝审后再决定是否执行。
    • 5.
      斩截释义:⒈坚定不移貌;干脆利落貌。《朱子语类》卷六九:“只是见得这箇道理合当恁地,便只斩截恁地做将去否?”明 李贽《四书评·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斩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他説得这么斩截,我才答应了他。”叶圣陶《平常的故事》:“他叫 仁地 到里边来坐一坐,再也料不到他回答得那么斩截。”⒉清楚明白貌。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二》:“至於钱穀帐目,册档文卷,则宜处处斩截,时时日日,皆可交代。”⒊比喻文风峻刻峭拔。元 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一》:“是以 象山 之文,亦皆劲
    • 6.
      斩犯释义:被判处斩刑的罪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原来这一名斩犯,本来是个富家之子。”
    • 7.
      犯由牌释义:古代处决罪犯时,公布罪状的牌子或告示。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不能勾金榜上分明题姓字,则落得犯由牌书写名儿。”《水浒传》第四十回:“把这 宋江、戴宗 的供状招欵粘连了,一面写下犯由牌,教来日押赴市曹斩首施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太守命牢中取出 申春 等死囚来,读了犯由牌,押赴市曹处斩。”
    • 8.
      犯由释义:⒈罪状。宋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闹之地……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釵鐶,挨搪妇女。’”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箇知情的犯由。”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验年貌,问明犯由。”⒉“犯由牌”的省称。《水浒传》第二七回:“东平 府尹判了一箇‘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庆奴 不合因姦杀害两条性命,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
    • 9.
      结正释义:定案判决。《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曲周 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唐 刘禹锡《贺德音表》:“非同谋者一切不问,未结正者三宥从宽。”《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结正申奏朝廷,勘得 戚青 有请官身,禁城内图财杀人,押赴市曹处斩。”清 梅曾亮《馆陶县知县张君墓表》:“章邱 俗好讼,又多大府书吏挠令权。君结正二千餘事,私书絶跡。”
    • 10.
      脯醢释义:⒈佐酒的菜肴。 ⒉古代酷刑。处斩之后剁肉成泥。
    • 11.
      论斩释义:判处斩首。
    • 12.
      诬讦释义:捏造罪名,加以攻讦。《宋书·蔡廓传》:“况人亡事远,追相诬訐,断以礼律,义不合关。”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十一月授通政使司副使,明年被旧属诬訐,吏议降四级调用矣。”《清史稿·高宗纪四》:“闰十月壬子,苏墧 以侵税诬訐,处斩。”
    • 13.
      鬼头刀释义:旧时处斩犯人的大刀。亦泛指大刀。
    • 14.
      黄状释义:用黄纸书写的诉状。闽剧《炼印》第五场:“你我出京门时候,遇见两个妇道人家,一个是 文溪明 的母亲,一个是 杨振达 的老婆,肩背黄状,口口声声讲是被 萧太师 诬陷,被判处斩。”

处斩(chuz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处斩是什么意思 处斩读音 怎么读 处斩,拼音是chǔ zhǎn,处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处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