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亲和 亲和的意思
qīn

亲和

简体亲和
繁体親和
拼音qīn hé
注音ㄑㄧㄣ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 qìng,(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友好亲近,融洽和谐。

亲和的意思

亲和 [qīn hé]

1. 亲爱和睦。

亲和 引证解释

⒈ 亲爱和睦。

《史记·五帝本纪》:“契 主司徒,百姓亲和。”
叶圣陶 《小病》:“两人依然很亲和,刚才的争论就这样不了了之。”


亲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亲切释义:⒈亲近;亲密:他想起延安,像想起家乡一样亲切。 ⒉形容热情而关心:老师的亲切教导。
    • 2.
      亲近释义:⒈(双方)亲密;关系密切:这两个小同学很亲近。⒉(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他热情诚恳,大家都愿意亲近他。
    • 3.
      和蔼释义: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蔼可亲。慈祥和蔼的笑容。
    • 4.
      团结释义:⒈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团结朋友,打击敌人。团结就是力量。⒉齐心协力,结合紧密;和睦:邻里团结。大家很团结。

亲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和力释义: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⒉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她平易近人,很具亲和力。
    • 2.
      亲属释义:和自己有血统关系或有婚姻关系的人。 一般分血亲和姻亲。
    • 3.
      公公婆婆释义: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 4.
      公婆释义:⒈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公公和婆婆。⒉指夫妻,夫妻两人叫两公婆。
    • 5.
      内外亲释义:内亲和外亲。指同姓和外姓的亲戚。
    • 6.
      别人释义:⒈另外的人:家里只有母亲和我,没有别人。 ⒉人称代词。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
    • 7.
      双亲释义:指父亲和母亲:双亲健在。
    • 8.
      可亲可敬释义:别人易于接近,有亲和力,因其美德受人尊重。
    • 9.
      周而不比释义: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 10.
      国民弟弟释义:这个叫法来自韩国,在韩国很流行这种叫法。他们把形象健康亲和、可爱亲民、年龄又比较小、人气又比较高的艺人叫做“国民弟弟”。
    • 11.
      外戚释义: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 12.
      太母释义: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
    • 13.
      失恃失怙释义: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失恃指死了母亲;失怙指死了父亲。
    • 14.
      姑表释义:属性词。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区别于“姨表”):姑表亲。姑表兄弟。姑表姐妹。
    • 15.
      娘儿释义: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的合称,如母亲和子女、姑母和侄子侄女(后面必带数量词):娘儿俩。娘儿三个合计了半天,才想出个好主意来。
    • 16.
      娘母子释义:⒈母亲和儿子。⒉母亲。
    • 17.
      挖窖释义:挖掘窖藏。 旧俗作为农历元旦迟起的代词,以示彩头。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就在那第二年的元旦,我那时和我的父母是同寝室的,我很早就起来了,父亲和母亲都还在‘挖窖’。”
    • 18.
      母子恋释义:顾名思义是指母亲和自己的儿子之间产生的一种爱恋的关系。
    • 19.
      母子释义:⒈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汉 祢衡《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唐 白居易《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⒉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清 翟灏《通俗编·
    • 20.
      父子释义:父亲和儿子:父子团聚。

亲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和力释义: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⒉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她平易近人,很具亲和力。
    • 2.
      亲属释义:和自己有血统关系或有婚姻关系的人。 一般分血亲和姻亲。
    • 3.
      公公婆婆释义: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 4.
      公婆释义:⒈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公公和婆婆。⒉指夫妻,夫妻两人叫两公婆。
    • 5.
      内外亲释义:内亲和外亲。指同姓和外姓的亲戚。
    • 6.
      别人释义:⒈另外的人:家里只有母亲和我,没有别人。 ⒉人称代词。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
    • 7.
      双亲释义:指父亲和母亲:双亲健在。
    • 8.
      可亲可敬释义:别人易于接近,有亲和力,因其美德受人尊重。
    • 9.
      周而不比释义: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 10.
      国民弟弟释义:这个叫法来自韩国,在韩国很流行这种叫法。他们把形象健康亲和、可爱亲民、年龄又比较小、人气又比较高的艺人叫做“国民弟弟”。
    • 11.
      外戚释义: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 12.
      太母释义:泛称皇帝的母亲和祖母。
    • 13.
      失恃失怙释义:失去了父亲和母亲。 失恃指死了母亲;失怙指死了父亲。
    • 14.
      姑表释义:属性词。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区别于“姨表”):姑表亲。姑表兄弟。姑表姐妹。
    • 15.
      娘儿释义: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的合称,如母亲和子女、姑母和侄子侄女(后面必带数量词):娘儿俩。娘儿三个合计了半天,才想出个好主意来。
    • 16.
      娘母子释义:⒈母亲和儿子。⒉母亲。
    • 17.
      挖窖释义:挖掘窖藏。 旧俗作为农历元旦迟起的代词,以示彩头。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就在那第二年的元旦,我那时和我的父母是同寝室的,我很早就起来了,父亲和母亲都还在‘挖窖’。”
    • 18.
      母子恋释义:顾名思义是指母亲和自己的儿子之间产生的一种爱恋的关系。
    • 19.
      母子释义:⒈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汉 祢衡《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唐 白居易《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⒉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清 翟灏《通俗编·
    • 20.
      父子释义:父亲和儿子:父子团聚。

亲和造句

1.亲和母亲一样,是爱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一样,是我们学习上的朋友;自己的别人一样,是幸福的。

2.故事中,母亲和小女孩诀别的场面令我久久难忘。

3.害羞的女人是美丽的,让人爱怜之心油然而生;仪态大方的女人也是美丽的,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

4.我的父亲和他曾有八拜之交。

亲和(qin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亲和是什么意思 亲和读音 怎么读 亲和,拼音是qīn hé,亲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亲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