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并入 并入的意思
bìng

并入

简体并入
繁体併入
拼音bìng rù
注音ㄅ一ㄥˋ ㄖ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ng bīng,(1) 合在一起。【组词】:并拢。合并。兼并。(2) 一齐,平排着。【组词】: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组词】:并且。(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组词】:并不容易。 ◎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rù,(1) 进,由外到内。【组词】:进入。入梦。(2) 适合,恰好合适。【组词】:入选。入耳。

基本含义

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并入的意思

并入 [bìng rù]

1. 把个人或一个团体归入较大的单位或团体中去。

把联邦德国师团并入大西洋防务体系。

[ integrate; ]

2. 和已经存在着的东西相合并。

乙液并入甲液呈色的复杂化学过程。

[ incorporate in; ]


国语词典

并入 [bìng rù]

⒈ 合并在一起。

如:「由于手机的使用费未达收费标准,所以并入下个月帐单核计。」


并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青团释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简称。国民党控制的反动组织。成立于1938年4月,7月组成中央团部,蒋介石自任团长。1947年并入国民党。
    • 2.
      东印度公司释义: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成立,获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主要在印度活动,建立商馆、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有权宣战和媾和,成为一个政权机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逐步征服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并入侵缅甸、阿富汗和马来亚等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得大量财富。19世纪前期对印和对华贸易垄断权相继被取消。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下被撤销。
    • 3.
      倍论释义: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唐律·名例》:“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法不等者,即以重贜併满轻贜,各倍论。”注:“倍,谓二尺为一尺。”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令县令受财枉法六疋,合徒三年;不枉法十四疋,亦合徒三年;又监临外窃盗二十九疋,亦徒三年;强盗二疋,亦合徒三年;受所监临四十九疋,亦合徒三年。准此以上五处贜罪,各合徒三年,累於‘受所监临’,总一百疋,仍倍为五十疋,合流二千里之类。”
    • 4.
      典属国释义:官名,秦始置。 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西汉沿之,秩二千石。属官有九译令。元狩三年(前120)设五属国以处内附匈奴,又置属国都尉、丞、侯、千人,皆隶典属国。河平元年(前28)并入大鸿胪。后北魏亦曾置。
    • 5.
      兼并释义:⒈侵占、并吞(土地、产业等)。 ⒉经济学上指通过换股或现金购买等方式将对方的资产与负债并入己方。
    • 6.
      化机释义:⒈变化的枢机。唐 吴筠《步虚词》之十:“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明 宋濂《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清 赵翼《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⒉犹化工。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絶句,右丞 之自然,太白 之高妙,苏州 之古澹,并入化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忽从天外开奇想,要向玄中夺化机。”
    • 7.
      卤楯释义:⒈大盾。 古代用来遮挡刀箭等的武器。卤,通“橹”。《汉书·陈汤传》:“汉 兵四面推卤楯,并入土城中。”《明史·孙承宗传》:“造甲胄、器械、弓矢、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⒉指掌握卤楯的兵。《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卤楯为前,戟弩为后,仰射城楼上人。”清 王晫《今世说·政事》:“周 指挥卤楯、藺石、渠答,施设有序,手发大黄,应弦殪敌,长啸若神人。”
    • 8.
      卵幕杯释义:明 代 浮梁(今并入 景德镇市)人 昊十九 所制的白瓷杯。 极精巧,是著名的工艺品。清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记载·古器》:“万历 间,浮梁 人 昊十九 者,自号 壶隐,隐於陶……所製磁器,妙极人巧,尝作卵幕杯,莹白可爱,一枚重纔半銖。”
    • 9.
      噶当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仲敦巴 创立。宋 嘉祐 元年(1056年),仲敦巴 建 热振寺 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 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 10.
      埃及释义:⒈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地跨亚、非两洲。北濒地中海,东濒红海,西邻利比亚,南邻苏丹,东北部的西奈半岛接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⒉指古埃及。约公元前3100年在尼罗河下游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年被并入罗马帝国。古埃及对非洲、西亚和欧洲的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 11.
      大司农释义:官名。秦 置治粟内史,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 12.
      大遗址释义:大遗址概念的重点特征在“大”字上,其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三个特点;二是其概念的外延部分,具备以上内涵特征的遗产地都可并入大遗址的概念中来,在许多大型遗产地中不同类型的遗存常以相互依存的形式而出现。
    • 13.
      大金川释义:⒈土司名。 明 属 金川寺 演化 禅师,清 雍正 元年(公元1723年)置安抚司。治所在今 四川 金川。辖境相当今 大金川 流域。乾隆 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改流,置 阿尔古直隶厅,四十四年并入 美诺厅。⒉水名。大渡河 的上游,在 四川省 西北部。参见“大渡河”。
    • 14.
      孔壁释义:⒈孔子 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著称。《汉书·鲁恭王馀传》:“恭王 初好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宫,闻鐘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復坏。於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宋 周越《法书苑·李阳冰书》:“阳冰 李大夫 书云:‘某志在古篆……常痛 孔 壁遗文、汲冢 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元 柳贯《尊经堂诗》:“济南 耄言出,孔 壁发神秘。”元 王逢《后无题》诗之五:“衣冠并入 梁园 宴,简册潜回 孔 壁光。”⒉指 孔 壁古文经书。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孔 壁,固古文也,孔安国 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
    • 15.
      小刀会释义:清代民间秘密团体。有属于白莲教的和属于天地会的两个支派。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活动于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曾参加反帝斗争。属于天地会的支派,鸦片战争以后,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组织。1853年5月福建小刀会在黄威领导下于海澄(今并入龙海)起义,攻占漳州、厦门等地。1853年9月,刘丽川在上海领导小刀会起义,成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16.
      希腊释义:⒈全称希腊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北邻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保加利亚,东北接土耳其(欧洲部分),东临爱琴海,南临地中海,西临伊奥尼亚海。⒉指古希腊。公元前8—前2世纪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及爱琴海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岸等地建立的两百多个奴隶制城邦(城市国家)的总称,其中以雅典、斯巴达最著名。后被并入罗马版图。古希腊文化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 17.
      并产释义: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并入其它企业生产经营。
    • 18.
      并吞释义: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内。
    • 19.
      归并释义:⒈把这个并到那个里头;并入:撤销第三组,把人归并到第一组和第二组。⒉合在一起;归拢:把三笔账归并起来,一共是五千五百元。
    • 20.
      捕虏释义:⒈亦作“捕掳”。 俘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攻 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 贤成君。”《汉书·匈奴传上》:“其后 汉 出三千餘骑,为三道,并入 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说是女人用的环镯,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⒉指被俘者。李大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那观望形势的 卑士麦 更答应了 介尔士 的要求,送还 法国 的捕虏,援助攻击军。”⒊捕虏将军的省称。《后汉书·王霸传》:“茂 兵精

并入(bingr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并入是什么意思 并入读音 怎么读 并入,拼音是bìng rù,并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并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