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押 [shū yā]
1. 签名或画押。
书押 引证解释
⒈ 签名或画押。
引《宋史·高宗纪四》:“凡制敕非军期机速,必先书押而后报行。”
《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其站官日逐书押,须要周而復始。”
邹鲁 《中国国民党史稿·光复之役》:“议定,众皆书押,剪辫髮,毁肩章,袖缠白布,以示决心。”
书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值堂释义:⒈清 代吏名。职掌传通官民之间话语。《儒林外史》第四五回:“﹝知县﹞随在公案上,将一张硃印墨标的关文,叫值堂吏递下来看。”⒉旧指吏役在公堂上当值办事。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值堂皂隶请书案,吏书以次书押毕。”⒊指轮流在公堂上值班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值堂的送上酒来,他那鸦片烟,还抽个不了。”⒋旧指饭菜馆伙计在店堂里当班服务。
- 2.
宣押释义:指宣布朝廷签署的文告。凡公文需书押,因称。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宰相遇诞日,必差官具口宣押,赐礼物。”宋 吴自牧《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前三日,宣押知制誥、详定、考试等官,赴学士院锁院,命御策题,然后宣押赴殿。”《宋史·杨存中传》:“二年春,进神武中军统制,宰相 吕颐浩 袖敕以授 存中。俊 奏留 存中 军中…… 存中 亦固辞,且谓:‘神武诸帅如 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旌鉞,名望至重,如臣么么,一旦位与之抗,实不自安。’不许,遣中使宣押,乃视事。”
- 3.
愿状释义:表明志愿的呈文。宋 洪迈《夷坚丙志·周庄仲》:“周庄仲 建炎 二年登科。梦至殿廷下,一人持文字,令书押,视其文,若世间愿状,云:‘当作阎罗王。’”
- 4.
白劄子释义:指已拟定而未用玺的诏令。 宋 洪迈《容斋五笔·宗室覃恩免解》:“迈 以待制侍讲内宿,适蒙宣引……时所携只是白札子,蒙径付出施行。遂一例免举。”《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自军兴以来,机速事皆以白札子径下,有司既报行,然后赴给、舍书押降敕。”《明史·刘体乾传》:“踰年詔趣进金花银,且购猫睛、祖母緑诸异寳。已 上书力諫,体乾 请从 已 言,不纳。内承运库以白札索部帑十万。”
- 5.
白札子释义:指已拟定而未用玺的诏令。 宋 洪迈《容斋五笔·宗室覃恩免解》:“迈 以待制侍讲内宿,适蒙宣引……时所携只是白札子,蒙径付出施行。遂一例免举。”《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自军兴以来,机速事皆以白札子径下,有司既报行,然后赴给、舍书押降敕。”《明史·刘体乾传》:“踰年詔趣进金花银,且购猫睛、祖母緑诸异寳。已 上书力諫,体乾 请从 已 言,不纳。内承运库以白札索部帑十万。”
- 6.
象牙牌释义:南宋 初,置节度使以下金字牙符,亦称象牙牌,以赐立战功的将帅。 宋 俞文豹《吹剑三录》:“巨源 白 丙 以象牙牌授 王喜 节度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十一月,庚午朔,初置节度使已下象牙牌。其法,自节鉞正任至横行遥郡,第其官资,书之於牌,御书押字,刻金填之,仍合用製造,一留禁中,一降付都统(督)府,相臣主其事。缓急临敌,果有建立奇勋之人,量其功劳,先次给赐,以为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