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 [hái tóng]
1. 孩子。
英[child;]
孩童 引证解释
⒈ 幼儿;儿童。
引《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於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
《后汉书·皇后纪序》:“东京 皇统屡絶,权归女主……贪孩童以久其政,抑贤明以专其威。”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悵。怜我窜逐归,相见得无恙。”
《西游补》第五回:“便是三尺孩童,也知 虞美人 能词善赋之才。”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那里有他孩童时期熟识的景物,跟形成他最初认识人生的种种事情。”
国语词典
孩童 [hái tóng]
⒈ 小孩、儿童。
引《西游补·第五回》:「便是三尺孩童,也知虞美人是能词善赋之才。」
孩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儿孩释义:⒈孩童。⒉比喻亲信。
- 2.
双角释义:⒈两只角。唐 储光羲《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唐 王建《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⒉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唐 白居易《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
- 3.
孝童释义:卓有孝行的孩童。
- 4.
孩童释义:儿童:三尺孩童。
- 5.
小鬟释义:⒈小发髻;孩童的发髻。 ⒉旧时用以代称小婢。
- 6.
师姆释义:⒈古代宫廷中掌管教导嫔妃礼仪的女官。⒉指保育孩童的女子。
- 7.
幼孺释义:孩童。 唐 萧颖士《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 8.
彩珠花释义:手工彩珠花是日本刚兴起的当红手工,从三四的孩童到六七十岁老太太都钟情于这种充满创意,自由搭配,快速完成的彩珠花手工。
- 9.
烂肚宝释义:而徽州地区对于人物的形容也多以宝结尾,比如:伶俐宝、现世宝、烂肚宝等等。这些词汇当中既有褒义词,也有贬义词:伶俐宝形容的是聪明伶俐之人,多用于孩童;现世宝形容的是虚荣炫耀之人;而烂肚宝形容的就是一肚子坏水、黑腹之人,也用于形容没有任何内在涵养之人,或者作为中性词使用,形容机智恢谐但坏点子多的人。
- 10.
牌尾释义:⒈太平天囯 对军中或城中老弱残疾者的称呼。 一般指年龄不足十五、六岁或超过五、六十岁的男子。清 知非子《金陵杂记》:“各馆牌尾,年老逾六十者,并孩童十六岁以内者。”清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之‘牌面’,餘为‘牌尾’。”⒉见“牌尾馆”。
- 11.
犹有童心释义:犹:还。年龄虽已不小,但孩童之心不泯。
- 12.
猴儿崽子释义:小猴儿。责骂孩童的话。
- 13.
猴巴崽子释义:小猴儿。指孩童。
- 14.
生发未燥释义:胎发未干。 用以指孩童之时。
- 15.
稚乳释义:婴幼儿;孩童。
- 16.
稚童释义:幼童;孩童。
- 17.
童仆释义: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仆人。
- 18.
结僮释义:亦作“结童”。始结发的孩童。
- 19.
绾角儿释义: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以“綰角儿”借指童年。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须是 李德昌 綰角儿夫妻,怎下的胡行乱做。”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只是那 随何,是喒綰角儿弟兄,他可不该来哄喒。”
- 20.
训蒙释义: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