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 [quán yuán]
1. 泉水的源头。
英[ spring head; ]
2. 河流上游处的水源。
英[ fountainhead; ]
3.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例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英[ wellspring; ]
泉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泉原”。
⒉ 水的源头。
引《诗·卫风·竹竿》:“泉源在左, 淇水 在右。”
毛 传:“泉源,小水之源。”
《国语·晋语四》:“泉原以资之。”
韦昭 注:“水在山为泉原。”
唐 祖咏 《田家即事》诗:“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冰心 《再寄小读者》二:“气候炎热,雨量极少,所以 尼罗河 也是他们唯一的灌溉泉源。”
⒊ 比喻事物产生的原因或来源。
引《旧唐书·睿宗纪论》:“法不一则姦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上既啟其泉源,下胡息於奔竞。”
巴金 《秋》三五:“他想不到这些话会永远成为那班青年的鼓舞的泉源。”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党性是我们力量的泉源,是我们才能的摇篮。”
国语词典
泉源 [quán yuán]
⒈ 水的源头。唐·祖咏〈田家即事〉诗:「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也作「泉原」。
引《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⒉ 事物发生的缘由、起源。
引《旧唐书·卷七·睿宗本纪·史臣曰》:「上既启其泉源,下胡息于奔竞。」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雷平山真人许君》:「若不坚心正行,岂得见泉源耶?」
泉源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来源释义:⒈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经济来源。 ⒉(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神话的内容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 2.
出处释义:⒈〈动〉出仕和退隐。 ⒉〈名〉(引文或典故的)来源。
- 3.
起源释义:⒈开始发生:秦腔起源于陕西。世界上一切知识无不起源于劳动。⒉事物发生的根源:生命的起源。
- 4.
根源释义: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事物的起源。
- 5.
源头释义:水发源的地方:黄河源头。民歌是文学的一个源头。
- 6.
源泉释义:⒈泉水的源头,也泛指水源。 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生命的源泉。智慧的源泉。力量的源泉。‖也说泉源。
- 7.
源流释义:水源和水流,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七言诗的源流。
泉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斛泉源释义:斛:十斗。本指泉源丰富。后比喻文思敏捷。
- 2.
唯理论释义:认识论中的一派,同“经验论”相对,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泉源,否认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经验。
- 3.
固本浚源释义:原文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大意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
- 4.
暴暴释义:⒈象声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开了柜门,果然横七竖八的放了好几卷银纸。惲来 心中暴暴乱跳,取了两卷。”⒉突起貌。《荀子·富国》:“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杨倞 注:“暴暴,卒起之貌。言物多委积高大如丘山也。”冯金堂《挖塘》:“老犟 知 秀花 是有意刺激自己,忽的一下站起来,头歪在一边,脖子青筋暴暴的。”
- 5.
泉原释义:见“泉源”。
- 6.
泉根释义:泉源。
- 7.
涵涵释义:⒈水波晃动貌。唐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宋 苏轼《东湖》诗:“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⒉雄浑自然貌。唐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 公输氏 当巧而不巧者也。”
- 8.
源泉释义:⒈泉水的源头,也泛指水源。 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生命的源泉。智慧的源泉。力量的源泉。‖也说泉源。
- 9.
肥泉释义:古水名。又名 泉源水。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境,东南流入 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