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祭 [fèng jì]
1. 敬词。祭祀。
奉祭 引证解释
⒈ 敬词。祭祀。
引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我们村子里的世世代代子孙都会每年春秋两次奉祭你的呢。”
奉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洁释义:⒈亦作“丰絜”。谓俎豆饮食丰盛洁净。《左传·僖公五年》:“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养牺牲,丰洁粢盛,奉祭祀,以无忘先帝之功德。”唐 李翱《唐故右仆射杨公墓志》序:“吏息奸欺,官收羡钱,公食丰絜,廨宇以修。”《宋史·乐志七》:“豆登丰洁,荐德馨香。”元 袁桷《翰林学士赵公行状》:“岁时奠荐,虽甚匱嗇,犹丰絜尽力如旧礼。”清 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葢余所见贤母,无如王姑勤者,早岁物产殷饶,内奉菲薄,外图丰洁,比年以来,稍稍歉絀矣。”⒉谓使丰盛洁净。唐 裴铏《传奇·
- 2.
全烝释义:古代祭祀时,把整头牲畜作为祭品放在俎上奉祭,称为全烝。
- 3.
奉祭释义:敬词。 祭祀。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我们村子里的世世代代子孙都会每年春秋两次奉祭你的呢。”
- 4.
祆神释义:祆教所尊奉祭祀的神。
- 5.
祭享释义:供奉祭品祭神。
- 6.
祭亭释义:旧时出丧所制作的一种轿亭,常用以供奉祭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只见当先是两个纸糊的开路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万民伞、铭旌亭、祭亭、香亭、喜神亭、功布、亚牌、马执事。”
- 7.
苹蘩释义:⒈苹和蘩。 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晋 左思《蜀都赋》:“杂以藴藻,糅以苹蘩。”⒉泛指祭品。唐 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诗之二:“月落清 湘 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苹蘩。”清 方文《宋遗民咏·方韶卿凤》:“葬之乃祖侧,岁时荐苹蘩。”⒊《诗·召南》有《采苹》及《采蘩》篇。《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以“苹蘩”借指能遵祭祀之仪或妇职等。南朝 齐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始协德於苹蘩兮
- 8.
蜜玺释义:古时为已死帝王用蜂蜡制成的玺印。为殉葬的明器。《宋书·礼志二》:“武帝 泰始 四年,文明王皇后 崩,将合葬,开 崇阳陵,使太尉 司马望 奉祭,进皇帝蜜璽綬於便房神坐。”参阅 清 郝懿行《晋宋书故·蜜章》。
- 9.
衒外释义:夸耀外表。 明 刘基《卖柑者言》:“若所市於人者,将以实籩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明 刘基《书善最堂卷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衒外以为观也。”
- 10.
进祀释义:谓死后将神位请进庙宇供奉祭祀。明 郑晓《今言》卷一:“嘉靖 十六年,郭勛 欲进祀其立功之祖 武定侯 英 於太庙。”清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四:“而 冯胜 亦赠 寧陵王,諡 武壮,又进祀於功臣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