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垂露 垂露的意思
chuí

垂露

简体垂露
繁体
拼音chuí lù
注音ㄔㄨㄟˊ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í,(1) 东西一头挂下。【组词】: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组词】:垂爱。垂怜。垂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组词】:垂范。永垂不朽。(4) 接近,快要。【组词】: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lù lòu,(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组词】: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2) 在室外,无遮盖。【组词】:露天。露宿。露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组词】:露酒。枇杷露。(4) 滋润。【组词】:覆露万民。(5) 表现,显现。【例句】: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基本含义

指善良慈祥的样子,形容人的品质高尚。

垂露的意思

垂露 [chuí lù]

1. 露珠下滴。

2. 比喻佛法普施。

4. 指垂露书。

垂露 引证解释

⒈ 露珠下滴。

《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⒉ 比喻佛法普施。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尘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⒊ 指垂露书。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唐 杜甫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 喜 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拾零星之剩语,泻垂露於赫蹏。秋泪渍乎行间,春魂回夫掔底。”


国语词典

垂露 [chuí lù]

⒈ 一种书法的形体。为汉代曹喜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笔势自上而下,若垂而复缩,点缀如轻露,皆出新意。


垂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体释义:⒈指十种文体。 唐 陆龟蒙《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明 杨慎《文赋列十体》:“分文之十体,各以四字尽之,可谓妙矣。”⒉指书法的十体。唐 张怀瓘 所分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见所著《书断·列传》。⒊指书法的十体。唐 唐元度 所分为: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飞白、薤叶、垂针、垂露、鸟书、连珠。见《宣和书谱·唐元度》。⒋指十种诗体。唐 元稹 于 元和 七年时,将自己所作诗分编为
    • 2.
      垂露释义:⒈露珠下滴。 ⒉比喻佛法普施。⒊指垂露书。
    • 3.
      垂露书释义:书体名。 相传 汉 曹喜 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
    • 4.
      拨镫法释义:书法用语。指作字运笔的方法。各家解说不同,大致可分三说:(1)唐 林韫《拨镫序》:“鐙,马鐙也,盖以笔管著中指、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鐙也。足踏马鐙浅则易转运,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2)《说郛》卷二九引 宋 陈宾《桃源手听·书法》“钱邓州 若水 尝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 陆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枑,用笔双鉤,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3)明 杨慎《拨镫法》:“鐙,古灯字,拨鐙、画沙、悬针、垂露,皆諭言。拨鐙如挑灯,不急不徐也。”
    • 5.
      鹄头释义:⒈书体名。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序》:“蚊脚傍低,鵠头仰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清 赵翼《题百体寿字》诗:“垂露偃波取殽列,鵠头虎爪倣走飞。”⒉指辟召贤士的诏书。因用鹄头体书写,故称。宋 杨亿《君可思赋》:“版急鵠头,书详马尾。”宋 王安石《后殿朝次偶题》诗:“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元 吕诚《次韵答偶武孟》:“犹忆当年
    • 6.
      麈尾释义: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垂露(chui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垂露是什么意思 垂露读音 怎么读 垂露,拼音是chuí lù,垂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垂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