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酒 [niú jiǔ]
1. 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
牛酒 引证解释
⒈ 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
引《战国策·齐策六》:“﹝ 齐襄王 ﹞乃赐 单 牛酒,嘉其行。”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輒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復 汉 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
唐 杜甫 《赠左仆射郑国严公武》诗:“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百万金繒万虏欢,十年牛酒千夫举。倾得蛟宫宝藏完,保障半壁东南土。”
牛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刹柱释义:⒈佛教语。指塔顶的相轮。《晋书·五行志下》:“义熙 九年正月,大风,白马寺 浮图刹柱折坏。”⒉佛教语。指寺前的幡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繫刹柱。”
- 2.
夺服释义:谓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后汉书·桓焉传》:“踰年,詔使者赐牛酒,夺服,即拜光禄大夫,迁太常。”《新唐书·张俭传》:“时 俭 以母丧,夺服为使者抚纳之。”
- 3.
孝行释义: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后汉书·独行传·刘茂》:“﹝ 茂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宋 苏轼《县榜》:“牛酒以礼高年,粟帛以旌孝行。”明 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议郎 蔡邕,篤於孝行,富贵不足以解忧,甘旨常关於想念。虽违素志,竟遂佳名,委职居丧,厥声尤著。”
- 4.
帐具释义:⒈谓陈列帷帐几筵。指备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 与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新唐书·百官志一》:“皇亲三等以上丧,举哀,有司帐具给食。”⒉帷帐和膳具。《新唐书·百官志三》:“王公婚礼,亦供帐具。”
- 5.
慕艳释义:⒈亦作“慕艳”。犹艳羡。明 宋濂《罗氏<五老图诗卷>序》:“见者惊诧,不曰此人世之上瑞,则曰是国家之休贞,嗟嘆慕艷,若有所不及。”明 沉德符《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其时南中有一大老……偶署工部,值北有清街之举,慕艳其事,亦出榜清理街道。”清 戴名世《魏其论》:“灌夫 以丞相戏弄之言告 魏其,魏其 与夫人市牛酒、设帐具,必欲得 武安 一往,岂其慕艳 武安,而亦如天下士、郡国诸侯之以其顾盼为重耶?”⒉见“慕艷”。
- 6.
杂帛释义:⒈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赐告治病,牛酒杂帛。”《汉书·孔光传》:“光 年七十,元始 五年薨。莽 白太后,使九卿策赠以太师 博山侯 印綬,赐乘舆秘器,金钱杂帛。”⒉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孙诒让 正义:“杂帛者,縿斿异色,犹《士冠礼》之杂裳,皆取不专属一色之义。”
- 7.
洗面释义:⒈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凡请人帮助自己杀仇人,便以牛酒相谢,称为“洗面”。⒉洗脸。
- 8.
牛酒释义: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战国策·齐策六》:“﹝ 齐襄王 ﹞乃赐 单 牛酒,嘉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輒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復 汉 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唐 杜甫《赠左仆射郑国严公武》诗:“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清 魏源《秦淮灯船引》:“百万金繒万虏欢,十年牛酒千夫举。倾得蛟宫宝藏完,保障半壁东南土。”
- 9.
犒师释义:犒军。《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使 展喜 犒师。”汉 扬雄《法言·修身》:“如刲羊刺豕,罢宾犒师,恶在犂不犂也。”金 元好问《<东平贾氏千秋录>后记》:“公命老幼妇女乘城,悉兵东下,鉦鼓之声闻数十里,游骑为之宵遁,晋安 献牛酒犒师。”
- 10.
迎劳释义:迎接慰劳。《汉书·陈汤传》:“使者迎劳道路。”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刼盗 张海,横行数路,将过 高邮。知军 晁仲约 度不能御,諭军中富民出金帛,市牛酒,使人迎劳,且厚遗之。”《明史·曹变蛟传》:“帝遣使迎劳,将士各有赐。”
- 11.
高会释义:⒈盛大宴会。《战国策·秦策三》:“於是使 唐雎 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 武安,高会相与饮。”鲍彪 注:“《高纪》注,大会也。”《新五代史·杂传八·王晏球》:“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徐珂《清稗类钞·狱讼·岳锺琪被冤》:“已率众避寒山谷间,日置酒高会为乐。”⒉泛指大规模地聚会。晋 左思《吴都赋》:“昔者 夏后氏 朝羣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盖亦先王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新唐书·王忠嗣传》:“天宝 元年,北讨 奚奴皆,战 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⒊称与人会面的客气话。
- 12.
龙骧释义:⒈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跨制 淮 梁。”颜师古 注:“襄,举也。”唐 杨巨源《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明 孙柚《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清 徐文元《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⒉骏马。唐 杜牧《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⒊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唐 李白《永王东巡歌》之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