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yōu,(1) 发愁。【组词】: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忧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忧戚。杞人忧天。(2) 可忧虑的事。【组词】:忧患。内忧外患。乐以忘忧。高枕无忧。(3) 指父母之丧。【组词】:丁忧。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lè yuè yào lào,(1) 地名用字。【例句】: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2. 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3. 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⒈ 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
引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钱基博 《辛亥江南光复实录》:“枵腹从公,人情所难,职不分文武,阶无问大小,上自都督,下至走卒,一律日支钱二百五十文,以供饭食,同甘共苦,以底于成功;而后酌量经帑,制定薪津,亦先忧后乐也。”
⒉ 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
引语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歟!”
《宋史·范仲淹传论》:“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其(指 范仲淹 )先忧后乐之义,前人所未发。”
潘飞声 《壬子新岁作》诗:“先忧后乐何人识? 老阮 狂来酒正中。”
⒈ 语本汉·刘向指先忧苦而后得安乐。
引《说苑·卷一六·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慠事者后忧。」
例如:「我宁可先忧后乐,先把工作做完再休息。」
⒉ 语本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国计民生,有忧患则居先,享乐则居后。
引《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传·论曰》:「致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明·王世贞《鸣凤记·邹林游学》:「你先忧后乐师忠彦,由义居仁效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