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枝释义:⒈一根枝杈。 《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晋 张华《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唐 杜甫《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宋 曾巩《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清 方文《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⒉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老舍《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 2.
土室释义:⒈古时天子明堂的中央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大庙大室”唐 孔颖达 疏:“今中央室称大室者,以中央是土室。土为五行之主,尊之故称大…… 周 之明堂亦应土室在中央,大於四角之室也。”⒉土屋。《史记·匈奴列传》:“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后汉书·袁閎传》:“閎 遂散髮絶世,欲投迹深林。以母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於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未足忧其虑。”唐 杜甫《
- 3.
山薮释义:⒈山深林密的地方。《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汉 马融《广成颂》:“乃储精山藪,歷思河泽。”明 刘基《郁离子·枸橼》:“鸟兽以山藪为家,而豢养於樊笼之中,非其情也。”⒉山林与湖泽。《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⒊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
- 4.
崇山释义:⒈高山。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晋 陆机《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鬱嵯峨。”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大地虽大,崇山大河虽多,深林邃谷虽奥,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⒉引申为崇高,巨大。《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奈何弃崇山之功,为此过举!”⒊山名。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放 驩兜 于 崇山。”孔颖达 疏:“盖在 衡岭 之南也。”按,据 清 王夫之《孟子稗疏》、王鸣盛《蛾术编》卷四六,当在 唐 驩州 境内,泗城 之南
- 5.
旷林释义:深林。 《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洪亮吉 诂:“贾逵 云:‘旷,大也。’按,杜 注:‘旷林,地闕。’盖不从 贾 义。今考 李善《文选注》引作‘旷壄’,则足证 贾 义为长也。”晋 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逯钦立 校注:“旷林,深林。”
- 6.
林浪释义:树林;深林。
- 7.
枝栖释义:《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后因以“枝栖”喻托身之地。
- 8.
沈滞释义:⒈亦作“沉滞”。 积滞;郁积。《国语·周语下》:“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二:“加以迹少愆累,心无沉滞,故得耳。”⒉犹隐退。《楚辞·九辩》:“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后汉书·崔駰传》:“故英人乘斯时也,犹逸禽之赴深林,蝱蚋之趣大沛,胡为嘿嘿而久沉滞也?”《后汉书·崔駰传》:“子笑我之沉滞,吾亦病子屑屑而不已也。”⒊指仕宦久不迁升。汉 王充《论衡·状留》:“遵礼蹈絶,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三国 魏 曹操《与王脩书》:“将言前后百选,輒不用之,而使此君
- 9.
灵鹫释义:⒈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灵鷲山,説《般若法华》处。”唐 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却将山屐上丹梯。”清 谭嗣同《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月黑深林歗猨狖。”⒉山名。即 浙江 杭州
- 10.
矗矗释义:⒈高峻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深林巨木,崭巖嵾嵳。”南朝 宋 谢灵运《上留田行》:“循听一何矗矗。”《明史·外国传六·浡泥》:“矗矗高山,以镇王国。”清 钱谦益《王师二十四韵》:“丰碑并崇庙,矗矗夕阳西。”康有为《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学者》诗:“桂山矗矗桂树直,神秀启闢必有先。”⒉重迭貌。宋 梅尧臣《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诗:“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宋 司马光《夏夜》诗:“溽暑鬱不开,矗矗云万叠。”清 曹寅《望雨谣》:“海云矗矗吹龙风,玄芝倐变金芙蓉。”清
- 11.
穷林释义:深林。
- 12.
絶世释义:⒈断绝禄位的世家。⒉犹弃世;死亡。⒊与人世隔离。⒋冠绝当世。更多解释断绝禄位的世家。《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邢昺 疏:“贤者当世祀,为人非理絶之者,则求其子孙,使復继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絶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南史·荀伯子传》:“汉 以 萧何 元功,故絶世輒绍。”犹弃世;死亡。《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絶世于 良。”杜预 注:“絶世,犹言弃世。”与人世隔离。《后汉书·袁閎传》:“延熹 末,党事将作,閎 遂散髮絶世,欲投迹深林。”
- 13.
趫勇释义:矫捷勇猛。 南朝 梁 范云 《数名诗》:“一鼓有餘气,趫勇正纷紜。”《新唐书·高开道传》:“少趫勇,走及奔马。”《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年》:“ 东都 西南接 邓虢 ,皆高山深林,民不耕种,专以射猎为生,人皆趫勇,谓之山棚。” 胡三省 注:“趫,捷也。”
- 14.
跳掷释义:⒈跳踯。上下跳跃。宋 苏轼《画鱼歌》:“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清 刘鹗《<老残游记>叙》:“猿猴之为物,跳掷於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夏丏尊《猫》:“白玉也似的毛地上,错落的黄黑斑非常明显,蹲在草地上或跳掷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去真是美丽。”⒉跳踯。比喻光阴迅速。唐 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序:“故得与姨兄 胡灵之 之辈十数人为昼夜游,日月跳掷,於今餘二十年矣。”
- 15.
酌然释义:鲜明突出貌。唐 范摅《云溪友议·弘农忿》:“酌然子年方少,篇翰如流,不可驥垂长坂,兰谢深林。”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巨容 因籍 澥 答书,既呈於公,公览之憮然,因曰:‘十年不见,酌然不错!’”
- 16.
长育释义:⒈养育,使之长大。语出《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⒉引申为培育。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并谘目七事·谘目一》:“夫为国之要,在乎长育人才。”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
- 17.
饮河释义:⒈谓喝黄河水。 ⒉《庄子·逍遥游》云:尧让天下于许由,由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成玄英疏:“许由,隐者也……隐於箕山,师於啮缺,依山而食,就河而饮。⒊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 18.
鲍家诗释义:南朝 宋 鲍照《代蒿里行》:“齎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动得鬼亦能唱。后因以“鲍家诗”代称 鲍照《代蒿里行》。唐 李贺《秋来》诗:“秋坟鬼唱 鲍 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姚燮 集注引 钱饮光 曰:“鲍 家诗指 明远《蒿里行》,如诗到情真之处,鬼亦能唱。”宋 梅尧臣《呈刁经臣》诗:“常观 鲍 家诗,心慕已不浅。”清 谭嗣同《残魂曲》:“君不见深林哀唱 鲍 家诗,晓来魂气迷江树。”亦称“鲍家句”。清 孙枝蔚《哭方尔止》诗之一:“下船旋即上丧车,指点铭旌半老渔。有鬼能唱 鲍 家句,何人可付
- 19.
鹪枝释义:《庄子·逍遥游》:“鷯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后遂以“鷦枝”比喻聊可自慰的处境。
- 20.
鹪鹩心释义:《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后以“鷦鷯心”比喻欲望不高,易于自足的心愿。 宋 张九成 《秋兴》诗:“田园爱 潜 归,簞瓢识 颜 乐。譬彼鷦鷯心,平坐在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