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版 [yù bǎn]
1. 亦作“玉板”。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鳣的别名。笋的别名。美称击节的拍板。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喻冰块。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
玉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玉板”。
⒉ 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贵的典籍。
引《韩非子·喻老》:“周 有玉版, 紂 令 胶鬲 索之, 文王 不予; 费仲 来求,因予之。”
《史记·太史公自序》:“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刻玉版以为文字。”
⒊ 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
引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帝 尧 在位,盛德光洽, 河 洛 之滨,得玉版方尺,图天地之形。”
《晋书·慕容儁载记》:“初, 石季龙 使人探策於 华山,得玉版,文曰:‘岁在申酉,不絶如綫。岁在壬子,真人乃见。’及此, 燕 人咸以为 儁 之应也。”
唐 李商隐 《为河南卢尹贺上尊号表》:“至化潜融,事光於玉版,元机独运,理溢於瑶编。”
⒋ 一种光洁坚致的宣纸。参见“玉版纸”。
引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四首》诗:“谿石琢马肝, 剡 藤开玉版。”
元 朱庭玉 《行香子·寄情》曲:“会语应难,修书问候,铺玉版写银钩,寄与娇羞。”
《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原来一个 唐六如 的‘地狱变相图’的手卷……上面贴着旧 宣州 玉版的衬纸。”
⒌ 笋的别名。
引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作偈戏慈云长老》:“﹝ 苏軾 ﹞尝要 刘器之 同参玉版和尚……至 廉泉寺 烧笋而食, 器之 觉笋味胜,问此笋何名, 东坡 曰:‘即玉版也。此老师善説法,要能令人得禪悦之味。’于是 器之 乃悟其戏。”
宋 陆游 《村舍小酌》诗:“玉版烹雪笋,金苞擘双柑。”
清 汪懋麟 《张杞园自安丘来访赋四诗为赠》之四:“饱尝玉版惊雷笋,细斫银丝出水鳞。”
⒍ 鳣的别名。参见“玉版鱼”。
引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二:“鱣,黄鱼,口在頷下,无鳞,长鼻软骨,俗谓玉板,长二三丈, 江 东呼为黄鱼。”
清 方文 《品鱼四十首·鳣》:“玉版浸金膏,允为盘中最。”
⒎ 美称击节的拍板。
引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殢杀人荡秋波含情两眸,哄杀人绽樱桃生香小口,玉板按鶯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恨煞‘池水清’,空按红牙玉板;怜尔妾命薄,独支永夜寒更。”
⒏ 喻冰块。
引宋 范成大 《爱雪歌》:“长篙斲冰阴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国语词典
玉版 [yù bǎn]
⒈ 古代刊刻文字的玉片。比喻贵重的书籍。
引《韩非子·喻老》:「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
近珍籍
⒉ 一种宣纸。质地光洁坚韧。
⒊ 南方人称淡干的笋为「玉版笋」。
⒋ 拍板的美称。
引《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恨煞池水清,空按红牙玉版,怜尔妾命薄。」
玉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钤释义:⒈指兵书;兵法。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 吕尚 ﹞钓於 磻溪,三年不得鱼……已而果得大鲤,有兵鈐於鱼腹中。”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研几册府,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鈐,玄女 黄公 之法。”唐 李德裕《论田牟请许党项仇复回鹘嗢没斯部落事状》:“臣等虽不习兵鈐,昧於边事,然酌其物理,情实可知。”⒉指兵权。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朕﹞卜战行师,揔兵鈐於四海。”宋 苏舜钦《京兆求罢表》:“制兵鈐者以多算为胜。”⒊宋 代临时委任的军区统兵官“兵马钤辖”的省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 2.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3.
官纸释义:官府公用的纸张。《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年十餘岁随父为 湘州 行事,不书官纸,以成亲之清白。”宋 陈师道《从寇生求茶库纸》诗:“南朝 官纸女儿肤,玉版云英比不如,乞与此翁元不称,他年留待 大苏 书。”
- 4.
封金刊玉释义: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5.
巴牋释义:蜀 地产的一种优质纸。唐 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诗:“荆 玉簪头冷,巴 牋染翰光。”仇兆鳌 注:“《纸谱》:蜀 牋纸,尽用 蔡伦 法,有玉版、贡餘、经屑、表光之名。”唐 李商隐《宫中曲》:“巴 牋两三幅,满写承恩字。”
- 6.
玉带版子释义:古代腰带上所嵌的装饰玉版。
- 7.
玉板鲊释义:亦作“玉版鮓”。用鳣、鲟制成的鱼干。宋 梅尧臣 有《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 8.
玉板释义:见“玉版”。
- 9.
玉版笺释义:即玉版纸。
- 10.
玉脔释义:颜色洁白的肉。 宋 梅尧臣《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客从都下来,远遗东华鮓。荷香开新包,玉臠识旧把。”
- 11.
玉膏释义:⒈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 《山海经·西山经》:“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 是食是饗。”郭璞 注引《河图玉版》:“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汉 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明 无名氏《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岛,絶胜 裴航 碾玉膏。”⒉喻美酒。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
- 12.
玉髓释义:⒈即玉膏。 道家谓服之可成仙。唐 皮日休《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诗:“澄如玉髓洁,汎若金精鲜;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白玉髓》:“玉膏,即玉髓也。《河图玉版》云:少室之山 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参见“玉膏”。⒉洁白如玉的脂髓。元 汤式《沉醉东风·江村即事》曲:“螯烹玉髓肥,鱠切银丝细。”⒊香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上迎佛骨入内道场,即设金花帐、温凊牀、龙鳞之席、凤毛之褥,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皆九年 訶陵国 所贡献也。”⒋喻美酒。明 许时泉《写夙情》:“我安排
- 13.
簜札释义:纸名。 即玉版纸。
- 14.
贫厨释义:贫家的厨灶。宋 王禹偁《和朱严留别》:“贫厨兼味少,市醖数杯酸。”明 袁宏道《学斋留梅子马》诗:“贫厨非大祭,未有肉留宾。”清 黄鷟来《苦笋》诗:“曾从玉版参三昧,春至贫厨伴菜根。”
- 15.
金刚力士释义:佛之侍从力士。也称密迹金刚或执杖药叉。 南朝 梁 宗懍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竝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原注:“金刚力士,世谓佛家之神。按《河图玉版》云:天立四极,有金刚力士,兵长三十丈。”
- 16.
金匮释义:⒈亦作“金柜”。亦作“金鐀”。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汉 贾谊《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晋 王隐《晋书·瑞异记》:“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孙犁《<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⒉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
- 17.
青瑶简释义:青玉版。
- 18.
鸿明释义:⒈昌盛清明。 《汉书·礼乐志》:“皇皇鸿明,荡侯休德,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唐 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诚宜玉版温润,鏤鸿明之德;神宝焜燿,荐万斯之年。”⒉盛德;明德。唐 颜师古《明堂议》:“绍列辟之鸿明,成天下之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