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成童 成童的意思
chéngtóng

成童

简体成童
繁体
拼音chéng tóng
注音ㄔㄥˊ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tóng,(1) 小孩子。【组词】: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组词】:书童儿。(3) 没有结婚的。【组词】:童男。童女。童贞。(4) 未长成的。【例句】:童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组词】: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基本含义

指儿童逐渐长大成人的过程。

成童的意思

成童 [chéng tóng]

1. 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引申指神童。

成童 引证解释

⒈ 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

《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 注:“成童,八岁以上。”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注:“成童,十五以上。”
《后汉书·李固传》:“固 弟子 汝南 郭亮,年始成童,游学 洛阳。”
李贤 注:“成童,年十五也。”
明 危素 《文献黄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门,能备诵《书》《诗》。”

⒉ 引申指神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 张博山 ﹞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


国语词典

成童 [chéng tóng]

⒈ 古人指年纪稍长的儿童:(1)​ 八岁以上的少年。汉·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晋·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2)​ 十五岁以上的青少年。《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成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从学释义:就学。宋 王得臣《<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
    • 2.
      孩稚释义:亦作“孩穉”。幼年;幼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南朝 梁武帝《移京邑檄》:“一朝齏粉,孩稚无遗,人神怨结,行路嗟愤。”唐 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惟 积 洎 稹,幼遭閔凶。积 未成童,稹 生八岁,蒙騃孩稚,昧然无识。”唐权 德舆《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羈孤望予禄,孩穉待我餔。”
    • 3.
      捥发释义:绾发,束发。指男孩成童。
    • 4.
      攻剽释义:侵扰劫夺。《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为少年时,尝与 张次公 俱攻剽为羣盗。”宋 曾巩《齐州杂诗》序:“豪猾羣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明 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传闻逆党尚攻剽,所过丘壠皆成童。”
    • 5.
      束发释义:⒈系结头发。⒉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 6.
      羁贯释义:古时成童发式,女曰羁,男曰贯。后泛指童年。《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 注:“羈贯,谓交午剪髮以为饰。成童,八岁以上。”北周 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慕容公神道碑》:“歧嶷表羈贯之年,通礼称綺紈之岁。”唐 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羈贯去江介,世仕尚 函 崤。”清 钱谦益《布政使王公墓碑》:“公方羈贯,头角觺觺。”
    • 7.
      翦发释义:⒈修剪头发。 原为古代成童之礼。《礼记·内则》:“三月之末,择日翦髮为鬌,男角女羈,否则男左女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翦髮。”⒉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陈书·王质传》:“景 军至京师,质 不战而溃,乃翦髮为桑门,潜匿人间。”⒊见“翦髮待宾”。
    • 8.
      舞勺释义:谓古代儿童学文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 疏:“舞勺者,熊氏 云:‘勺,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唐 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参见“舞象”。
    • 9.
      舞象之年释义: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
    • 10.
      舞象释义:⒈学象舞。 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 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 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 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唐 邢璹《<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明 张煌言《<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清 钱谦益《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⒉会舞蹈的象。《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 文单国

成童(cheng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成童是什么意思 成童读音 怎么读 成童,拼音是chéng tóng,成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成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