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基层 基层的意思
céng

基层

简体基层
繁体基層
拼音jī céng
注音ㄐ一 ㄘ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1) 建筑物的根脚。【组词】:基石。基础。奠基。(2) 根本的,起始的。【组词】: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3) 根据。【组词】:基于。(4)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组词】: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céng,(1) 重(chóng)。【组词】:层云。层峰。层浪。层叠。(2) 重复地。【组词】:层出不穷。(3) 级。【组词】:层次。阶层。上层。(4) 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层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层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层薄膜”)。

基本含义

指社会组织或机构中的最底层,也指基本的、最基础的部分。

基层的意思

基层 [jī céng]

1. 最底层;各个组织中最靠下的一层,表示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紧密相关的一层。

[grass-roots;]

基层 引证解释

⒈ 建筑物的底层。

许杰 《<困厄集>自序》:“要是基层不广不固,金字塔的塔尖就不能高入云霄。”

⒉ 各种社会组织中最低的一层,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如党、团的支部,工会的基层委员会等。


国语词典

基层 [jī céng]

⒈ 建筑物的底层。

如:「大楼的基层若是不稳固,危险性就很大。」

⒉ 各种组织的最低层。

如:「他从基层的业务人员做起,慢慢升到经理的职位。」


基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下层释义:下面的一层或几层(多用于机构、组织、阶层):深入下层。下层社会。

基层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上层释义:上面的一层;地位比较高的一层或几层(多指阶层、组织、机构等)。

基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底二度释义: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2.
      一比释义:⒈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 ⒉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
    • 3.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4.
      三长释义: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⒊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宋
    • 5.
      两面政权释义: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 6.
      乡长释义:⒈周代指乡大夫。⒉隋唐以后,乡长为农村基层行政人员。
    • 7.
      五家释义:⒈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⒉指 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张守节 正义:“五家,黄帝、高阳、高辛、唐 虞、尧 舜 也。”⒊指 黄帝、颛顼、夏、殷、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
    • 8.
      人民公社释义:1958—1982年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组织相结合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属县领导。1958年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内部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一般一乡建立一社,政社合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
    • 9.
      什伍释义:⒈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 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礼记·祭义》:“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郑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孔颖达 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唐 柳宗元《贞符》:“然后强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为曹於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艺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军法。”⒉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史记·商君列
    • 10.
      什伯释义:⒈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⒉谓超过十倍、百倍。
    • 11.
      代职释义:代理某种职务:选派干部到基层单位代职。
    • 12.
      体察民情释义:了解民情:对“民情”的体察办法,就是要沉到基层去,深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拉家常话,谈身边事,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 13.
      保伍释义: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 14.
      保健站释义:设在城乡基层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本单位的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救护和卫生宣传等工作。
    • 15.
      健全释义:⒈强健而没有缺陷:身心健全。头脑健全。⒉(事物)完善,没有欠缺:设施健全。⒊使完备:健全基层组织。健全生产责任制度。
    • 16.
      充实释义:⒈丰富;充足(多指内容或人员物力的配备):库存充实。文字流畅,内容充实。⒉使充足;加强: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基层。
    • 17.
      党支部释义:“党的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由支部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党支部。
    • 18.
      党族释义:⒈党与和亲族。⒉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北史·拓跋孝友传》:“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閭,五家为比隣。”
    • 19.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20.
      党费释义:⒈政党的活动经费。 ⒉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交纳的钱。

基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底二度释义: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2.
      一比释义:⒈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五家为一比。 ⒉封建时代的刑名,指一次拷打追比。
    • 3.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4.
      三长释义: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魏书·高祖纪下》:“初立党、里、邻三长,安民户籍。”《魏书·食货志》:“魏 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隋书·艺术传·萧吉》:“《阴阳书》云:‘年命与岁月合德者,必有福庆。’《洪范传》云:‘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经书并谓三长,应之者,延年福吉。”《隋书·艺术传·萧吉》:“而本命为九元之先,行年为三长之首,并与岁月合德。”⒊三种长处。《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宋
    • 5.
      两面政权释义: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 6.
      乡长释义:⒈周代指乡大夫。⒉隋唐以后,乡长为农村基层行政人员。
    • 7.
      五家释义:⒈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⒉指 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张守节 正义:“五家,黄帝、高阳、高辛、唐 虞、尧 舜 也。”⒊指 黄帝、颛顼、夏、殷、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
    • 8.
      人民公社释义:1958—1982年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组织相结合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属县领导。1958年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内部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一般一乡建立一社,政社合一。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
    • 9.
      什伍释义:⒈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 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礼记·祭义》:“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郑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孔颖达 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唐 柳宗元《贞符》:“然后强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为曹於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艺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军法。”⒉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史记·商君列
    • 10.
      什伯释义:⒈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⒉谓超过十倍、百倍。
    • 11.
      代职释义:代理某种职务:选派干部到基层单位代职。
    • 12.
      体察民情释义:了解民情:对“民情”的体察办法,就是要沉到基层去,深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拉家常话,谈身边事,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 13.
      保伍释义: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 14.
      保健站释义:设在城乡基层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本单位的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救护和卫生宣传等工作。
    • 15.
      健全释义:⒈强健而没有缺陷:身心健全。头脑健全。⒉(事物)完善,没有欠缺:设施健全。⒊使完备:健全基层组织。健全生产责任制度。
    • 16.
      充实释义:⒈丰富;充足(多指内容或人员物力的配备):库存充实。文字流畅,内容充实。⒉使充足;加强: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基层。
    • 17.
      党支部释义:“党的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由支部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正式党员三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单位可设立党支部。
    • 18.
      党族释义:⒈党与和亲族。⒉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北史·拓跋孝友传》:“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閭,五家为比隣。”
    • 19.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20.
      党费释义:⒈政党的活动经费。 ⒉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交纳的钱。

基层造句

1.他忍着肚子痛,依然神情自若地听取基层同志的工作汇报。

2.志大才疏的人,尤其应该到基层去,从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做起。

3.领导决定让小李下基层锻炼,可他硬说是排挤他,真是不识抬举!

4.领导决定小李下基层锻炼,是为他增长才干,成为提拔对象,可他说这是排挤他,这个人真是不识抬举。

5.基层便宜行事是消灭文山会海的重要方法之一。

6.在毕业生中,愿意到基层去工作的大有人在。

7.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大有作为。

8.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后,彻底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欺上瞒下的问题。

9.新时代的大学生不是白面书生,都自愿下基层锻炼。

10.干部应当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真情实况。

11.为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县长经常到基层视察,做调查研究。

12.这个市的领导干部到基层视察总是轻车简从,以便多接近群众。

13.我们的干部不能老漂浮在上面,不深入基层

14.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15.领导干部视察工作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

16.选拔基层干部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17.王县长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从来不轻信那些汇报材料。

18.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19.选拔干部,要重视基层群众的推荐。

20.他一生都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工作,但很受人们的尊重。

基层是什么意思 基层读音 怎么读 基层,拼音是jī céng,基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基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