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胆 [xīn dǎn]
1.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3. 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薪胆 引证解释
⒈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引元 王逢 《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
⒉ 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引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薪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坛坫释义:⒈会盟的坛台。《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桓公 朝天下,会诸侯,曹子(曹沫)以一剑之任,枝 桓公 之心于坛坫之上。”明 宋濂《燕书》之二三:“襄公 曰:‘人皆相率,约君以礼,子奈何欲兴戎乎?坛坫之间,玉帛交错,而使甲士厠之,人其谓我何?’”⒉指谈判场所。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日本 于此次交涉,以区区一纸恫吓之书,居然索我巨量之权利于坛坫俎豆之间,所获不可谓不丰。”《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公电·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合全国之心,结全国之力,一致对外,犹惧不足以争胜坛坫,保全海疆。”⒊法坛。郭沫若《李白与杜
- 2.
懈倦释义:⒈松懈倦怠。《宋书·彭城王义康传》:“义康 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金 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子华 故有淹疾,师侍奉惟谨,前后十年无懈倦之色。”汤增璧《崇侠篇》:“数年薪胆,无一息懈惓。”⒉松软疲困。《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今鬱鬱宫中,四肢懈倦,将有痿痹之疾。”
- 3.
披猖释义:⒈亦作“披昌”。猖獗,猖狂。《北史·王盟独孤信等传论》:“谊 文武奇才,以刚正见忌,有隋 受命,鬱为名臣,末路披猖,信有终之克鲜。”明 屠隆《昙花记·雠邪设谤》:“前日 萧黄流 与我同席,席上曾説 史思明 也是一员良将,朝廷不能驱使,以致披猖。”王闿运《彭寿颐哀词》:“罢计 洛阳,羣寇披昌。”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甲辰之役,日本 与 俄 争我 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郭沫若《豕蹄·贾长沙痛哭》:“他想到 梁王 的死,想到天下的不安和 匈奴 的披猖。”⒉溃散;失意;狼狈
- 4.
终斩释义:终结;断绝。明 夏完淳《大哀赋》序:“孝陵 之泽,三百年而终斩乎!”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信吾国命未必即此终斩,种性未必由此长沦也。愿我国民,善自为之。”
- 5.
薪胆释义:⒈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元 王逢《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明 张煌言《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柳亚子《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⒉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李大钊《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 6.
马生角释义:语出《史记·剌客列传论》:“世言 荆軻,其称 太子丹 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司马贞 索隐:“《燕丹子》曰:‘丹 求归,秦王 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 及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风俗通》及《论衡》皆有此説,仍云‘厩门木乌生肉足’。”后用以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亦比喻历尽困境,苦熬出头。唐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青云马生角,黄州 使持节。”亦作“马角生”。三国 魏 曹植《精微篇》:“子丹 西质 秦,乌白马角生。”元 王逢《书无题后》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